连环替代法是怎么用的?
更新时间:2024-10-31 10:00:05 •阅读 0
连环替代法是一种在财务分析中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各个因素对特定指标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步骤:
首先,将基准值代入反映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算式中。基准值是作为比较标准的数据,可以是计划值、上期值等。
其次,依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值替代基准值,计算出每次替代后指标数值。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进行,直到所有因素都以实际值替代为止。
然后,将相邻两次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测算每一个替代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通过这种比较,可以确定每个因素对指标的具体影响。
最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该与指标的实际值与基准值的差额相等。这意味着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等于指标的实际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异。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分析指标M,它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的。报告期(实际)指标为M1=A1 * B1 * C1,基期(计划)指标为M0=A0 * B0 * C0。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M的影响程度时,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计算:
首先,以基期(计划)指标M0=A0 * B0 * C0为基准值。
然后,第一次替代A1 * B0 * C0,计算出新的指标值。
接着,第二次替代A1 * B1 * C0,再次计算出新的指标值。
最后,第三次替代A1 * B1 * C1,得到最终的指标值。
通过比较这些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M的影响程度。具体来说,(2)-(1)表示A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3)-(2)表示B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4)-(3)表示C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
综合各因素的变动,总影响可以计算为△M = M1 - M0 =(4)-(3) (3)-(2) (2)-(1)。这个公式将各个因素的变动综合起来,得出了总体影响的大小。
总之,连环替代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各个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通过逐步替代基准值并比较结果,可以测算出每个因素的具体影响,并将它们综合起来得出总体影响。
首先,将基准值代入反映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算式中。基准值是作为比较标准的数据,可以是计划值、上期值等。
其次,依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值替代基准值,计算出每次替代后指标数值。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进行,直到所有因素都以实际值替代为止。
然后,将相邻两次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测算每一个替代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通过这种比较,可以确定每个因素对指标的具体影响。
最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该与指标的实际值与基准值的差额相等。这意味着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等于指标的实际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异。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分析指标M,它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的。报告期(实际)指标为M1=A1 * B1 * C1,基期(计划)指标为M0=A0 * B0 * C0。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M的影响程度时,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计算:
首先,以基期(计划)指标M0=A0 * B0 * C0为基准值。
然后,第一次替代A1 * B0 * C0,计算出新的指标值。
接着,第二次替代A1 * B1 * C0,再次计算出新的指标值。
最后,第三次替代A1 * B1 * C1,得到最终的指标值。
通过比较这些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M的影响程度。具体来说,(2)-(1)表示A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3)-(2)表示B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4)-(3)表示C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
综合各因素的变动,总影响可以计算为△M = M1 - M0 =(4)-(3) (3)-(2) (2)-(1)。这个公式将各个因素的变动综合起来,得出了总体影响的大小。
总之,连环替代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各个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通过逐步替代基准值并比较结果,可以测算出每个因素的具体影响,并将它们综合起来得出总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