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V喊话“自购”:倒车接人的时候不上车 只能追悔莫及
知名私募低吸的步伐正在加快。
近日,微博粉丝超百万的神农投资创始人陈宇,在其社交平台称,将以自有资金增持。4月7日,他就曾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倒车接人的时候不上车,只能追悔莫及。足见其对中国资产的乐观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对中国资产坚定看好的不止陈宇。近日,宽德投资、因诺资产等头部量化私募组团“自购”。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3月28日,私募整体仓位已创出今年以来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版平准基金”是资本市场“稳定器”,后续市场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A股和港股有望逐步回归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向好的逻辑。
陈宇喊出“增持”
陈宇4月9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相当激烈,神农投资明日以自有资金增持。”
公开资料显示,神农投资为知名私募,其创始人陈宇在微博拥有102.2万粉丝。4月7日,陈宇就曾发文称:“中国智能化浪潮与生物医药爆发,远比贸易摩擦影响更为深远,因此,市场出现恐慌性卖出,创造了极佳的低吸机会。倒车接人的时候再不上车,等车开走了,只能追悔莫及。”
近日,陈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中美股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美国科技企业已经实现了饱和融资与投资,进入冲顶乃至泡沫破裂阶段,而中国科技企业尚未充分资本化,融资与再投资仍在进行中,AI算力与算法也尚未与产业深度融合。因此,中国科技股的崛起是一个长期趋势。具体来看,智能电动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或是后续投资的重点。
在投资布局上,陈宇透露主要聚焦三个方向:一是以人工智能为抓手,紧紧围绕智能化主题来进行投资布局;二是围绕生物技术、医药 AI等方向布局;三是在生产端发力的背景下,消费端也会逐渐更新和崛起,因此新消费也是研究和投资的重要方向。
头部量化私募纷纷自购
除了陈宇,多家头部量化私募也“逢低扫货”。
宽德投资表示,在近两个交易日中,公司增量申购资金加快建仓,在沪深两市均大幅增持股票。
因诺资产也称,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持续释放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不断增强的人才集聚优势,因此,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公司今年以来已经通过自有资金及员工资金申购公司旗下指数增强策略产品超3000万元,本周自购指数增强策略的资金超1000万元,后续还将以自有资金进一步增持在管产品,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市场。
“‘中国版平准基金’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相关政策组合拳在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层面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短期恐慌性卖出是加码中国资产的绝佳时机。公司清明节后的几个交易日进行了自购,自购的方向包括公司旗下多头策略和中性策略产品。”沪上一位头部量化私募人士透露。
北京一家百亿级私募认为,美国极端的贸易政策给全世界带来了不确定性,短期或会对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产生冲击,但在国内基本面企稳改善的大方向下,叠加利好政策有望持续出台,短期扰动不会改变中国资产的长期向好走势。另外,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经济修复背景下,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投资和配置价值相对确定。因此,现阶段不需要过度悲观。
私募整体仓位显攻势
事实上,在A股和港股剧烈波动前,私募整体仓位已不断攀升,足见机构对中国资产的中长期乐观预期。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7.49%,较前一周的77.04%上涨0.45个百分点,刷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仓位分布来看,截至3月28日,满仓(仓位超过八成的股票私募占比达57.44%,仓位在五到八成的股票私募占比为25.66%,而仓位低于五成的股票私募占比合计仅为16.9%。
“最近虽然市场震荡加剧,但公司没有减仓,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贸易摩擦尚未进入到相对可预期的状态,此时的调仓很容易被情绪裹挟;二是政策不断加码,将为中国资产提供有力支撑,短期恐慌性卖出持续的概率较小;三是中国科技浪潮不会被贸易摩擦打断,中长期成长逻辑未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倾向于保持中高仓位水平。”沪上一位私募创始人坦言。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