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汇率波动的一些理解
来源:博时基金
近期,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扰动,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剧。本文将从影响因素、波动原因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1. 中美利差与货币政策分化
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或会影响两国利差和资本流动。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博弈加剧。近期美国通胀数据黏性较强,叠加特朗普关税可能推升输入性通胀,美联储降息步伐或进一步延后,或导致美中利差仍维持在高位,企业和居民部门或更倾向于持有美元资产。
2. 美元指数的强弱变化
美元作为全球避险货币,其强弱表现也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阶段性影响。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元指数一度出现大跌。但伴随贸易扰动升级,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快速下行,美元指数从低点反弹。若后续美元因经济衰退担忧走弱,人民币或阶段性反弹。
3. 国内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对冲
国内经济复苏的强度和可持续性是人民币汇率的根本支撑。2024年四季度以来,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暖,显示经济复苏势头增强。202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有望进一步提振内需,减轻资本外流压力,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叠加央行多次表态“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市场对政策工具箱的预期增强。
4. 地缘政治与市场情绪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是2025年汇率波动的核心变量。一方面,伴随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率或有所提升,以应对关税扰动可能对出口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反噬(如通胀上升、制造业成本增加亦可能限制美元走强。
多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贸易多元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新兴市场的出口占比持续提升,RCEP等协定有望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以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近期汇率波动的原因?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剧,贸易环境变化或是影响其波动的核心因素。
一方面,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推动美元作为避险货币阶段性走强。同时,市场担忧关税政策落地后中国出口受损,资本外流预期升温,也对人民币资产形成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我国仍有充足的稳汇率工具缓冲外部冲击。在对美出口不确定性提升背景下,汇率的合理贬值实则有助于部分对冲外部风险,为市场释放压力。此外,央行可以通过中间价弹性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及逆周期因子等工具释放稳汇率信号,有效抑制单边贬值预期。
后续人民币汇率展望
短期来看,汇率浮动范围的容忍度或有所提升
上周美元止跌企稳后,非美货币贬值压力有所上升。短期关税扰动或难以显著改善,汇率或仍将有所波动。一方面,美国大幅加征关税对其自身经济的拖累将逐步显现,美元可能难以快速走强;另一方面,国内稳汇率的诉求仍在,但对汇率浮动范围的容忍度或有所扩大,允许汇率在更大范围内双向波动以缓冲外部冲击。
长期来看,基本面与政策协同是关键
外部不确定性提升背景下,扩内需、稳增长政策有望提前,促进消费回暖与房地产风险缓释,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若国内经济复苏趋势巩固(如消费回暖、地产风险化解,叠加全球产业链重构下中国出口多元化进展,人民币汇率有望重回均衡区间。
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投资者需理性看待短期扰动。建议关注两大信号:一是中美关税谈判进展,二是国内增量政策(如降准降息、财政刺激等落地节奏。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韧性与政策定力仍是汇率的“压舱石”,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双向波动仍将成为市场的常态。(文章来源:博时基金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