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 上海农商银行与浦东开发开放一路同行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 上海农商银行与浦东开发开放一路同行

  今天,浦东开发开放迎来35周年。

  35年来,浦东以承担国家战略为使命、以开放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经济总量超常规增长、发展质量跨越式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开放体系逐渐形成、区域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黄浦江水在浦东奔流,金融之水也在浦东环绕。上海农商银行作为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始终与浦东这片热土的发展同频共振,以“探路者”的担当和“耕耘者”的姿态,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汇入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潮起:支持基础建设

  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在35年的开发开放浪潮中,浦东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道路、通信、水、电、煤、燃气等基础设施工程,从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化成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

  这一“浦东奇迹”的背后,有如上海农商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一份功劳,他们为新区市政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35年来,上海农商银行全方位参与浦东的市政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上海农商银行参与张家浜改造、民生路拓宽工程、“金色中环”建设、高东镇动迁基地建设、轨道11号线前期项目建设等,支持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世博园区场外市政配套上南路拓建工程、浦东机场高速污水总管项目、迪士尼项目、商用飞机研发中心土地储备前期开发项目……

  聚焦临港新片区建设,上海农商银行更是不遗余力:为东方海洋主题休闲度假村项目牵头成立银团贷款,支持上海临港主城区标志性城市综合体港城广场建设,为洋山贸易便利化集成营运基地项目提供授信……

  如今,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长远发展的超级工程——东方枢纽已在浦东开启。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机场捷运等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在这背后,上海农商银行也在积极助力,在多个工程领域提供及时到位的金融支持。

  破浪:赋能科技引领

  蜕变成现代化新城的同时,浦东开始向更高的目标破浪前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承载国家重大战略,全力做强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把聚焦点放到浦东张江,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可以发现这片土地上始终陪伴科创企业成长的上海农商银行张江科技支行。

  2012年,上海农商银行成立上海市首家科技金融专营支行——张江科技支行。秉承“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的理念,张江科技支行立足张江、辐射全市,积极对接长三角和海内外,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行业。

  为打造一支科技金融服务专业团队,与普通支行的“人员标配”相比,张江科技支行专业人才比重更高。从2019年开始,支行从不到40人增加到110多人,其中近三成是物理、化学、医药等非金融专业人才。他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贴近科创行业,让支行的科创金融服务更贴合需求。银行也为这些专业人才配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激发潜力。

  以人才为基础,支行建立并完善以创投型信贷机制、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产品和服务创新机制为核心的科技金融生态,为各类型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成绩。

  截至2024年末,张江科技支行服务的、属于上海“9 X”产业体系的科技企业占比超90%,连续六年在全市同业七家科技支行中保持领先优势,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市场地位。

  张江科技支行只是上海农商银行服务科创的一个缩影。十多年来,从张江出发,上海农商银行持续建立完善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理念及体系。2018年推出“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标志其科创金融从单一信贷产品步入全面综合服务的新发展时期。之后又两次升级,从“1.0”时期“一鑫二专三支持”到“2.0”时期“一鑫四翼”服务体系,再到2023年升级推出“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3.0版本,打造生态圈模式,致力成为科创企业的伙伴型银行,全力建设“鑫动能”科创服务品牌。

  从2018年启动至今,“鑫动能”入库科创企业超1000家,贷款余额超350亿元,其中服务浦东新区的“鑫动能”企业近300家,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近600项。2024年以来,全行累计建联孵化器近30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5家,实现高质量孵化器全覆盖,服务近600家孵化器企业,其中服务浦东新区的孵化器近70家,孵化器企业近200家。

  带着先行一步的执着,上海农商银行紧跟时代脉动,主动拥抱国家战略,胸怀“国之大者”,以金融活水服务国之所需,推动金融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

  这家银行的步伐还在加快。2023年6月,上海农商银行科技金融事业部正式揭牌,成为上海地区银行业首个总行级的科技金融事业部,也成为全行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助推引擎。截至目前,上海农商银行累计已设立12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二级及6个科技金融特色团队,覆盖临港新片区、大零号湾、G60科创走廊、漕河泾开发区等全市重点科创承载区。

  奔流:打造开放高地

  位于浦东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开放的高地,临港新片区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上海农商银行始终紧跟浦东改革开放步伐,事不避难,先行先试。多年来,上海农商银行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扎实有效的作为,在浦东打出品牌,闯出新路。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同年,上海农商银行成为全国农信系统中首家获准开展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的银行。多年努力之下,上海农商银行的FT账户项下外存内贷、外保内贷、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以及担保项下跨境自贸区贷款等各类业务产品创新都取得了实质性和突破性的发展。

  2019年8月,随着临港新片区的成立,上海农商银行临港新片区支行获批并揭牌,成为首批入驻新片区的金融机构之一,标志着该行将为新片区内企业带来更有针对性、更近距离、更高效率的服务。2025年,上海农商银行临港新片区分行升格焕新,成为该行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又一重要举措。

  扎根临港数年间,上海农商银行形成了两大抓手,成为深耕临港新片区、激活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抓手之一,是全面推进新片区高水平改革开放试点,推广“新型国际贸易通”专项服务,助力国际贸易新业态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同时拥有自贸区、境内区外、境外三个市场,三种资源,要素市场齐全。上海农商银行作为区内唯一设立分账核算单元的农信系统银行,以“临港新型国际贸易通”服务方案、离岸贸易配套服务方案等为企业布局全球市场提供“一揽子”综合跨境金融服务,支持各类型企业通过自贸区的舞台走向世界。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成为农信系统首家CIPS直接参与者,这也将成为该行满足企业多元化跨境需求,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以及RCEP成员国跨境使用的重要引擎,为更多企业“走出去”搭建便捷、高效的金融桥梁。

  抓手之二,是以新片区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特色金融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科创金融服务,打造科创小微孵化新生态。

  2021年6月,上海农商银行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场调研、试点探索基础上,针对高成长性、技术转化周期长的早中期科创企业研制“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服务方案,创新性地提出“以星定贷”理念,以解决企业有效抵质押物缺乏、难以获取资金支持的痛点。

  之后,“临港园区科创贷”不断升级,不仅引入数字化评定方式提升企业评星的时效性及精准性,进一步凸显“申请线上化、准入数字化、授信差异化、服务综合化”的服务理念,还增加了投孵联动、产业赋能、生态融合等服务,致力于为早中期科技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目前“临港园区科创贷”向临港集团园区内超千家企业授信,放款总额突破110亿元,一年期以上支持资金占比近20%,其中一大部分是从来没有从银行拿到过贷款的“首贷白户”。

  瞄准更早、更小、更硬科技型企业的“临港鑫孵贷”,则通过精准对接、优先准入、联合评审、专项试点等机制,精细化服务临港集团辖属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开创性地提出了科创“鑫孵化”早期科创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方案采取接力培育模式,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到出孵企业,提供创业载体推荐、投资机构引荐、产业资源整合等综合赋能服务,力争从“鑫孵化”培育走出更多引爆“鑫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的优质企业。

  为了更好地为在孵企业提供支持,上海农商银行在临港辖属鑫孵化基地举行联合评审会,由在孵企业进行现场路演,该行与孵化器管理方共同对在孵企业投票,若投票通过,即可推进企业后续贷款申请进度,大大简化了项目上报流程,切实提升在孵企业服务效率,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35年弹指一挥间,浦东从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一座现代化新城,而上海农商银行也从农村信用社,变身为上市银行。伴随着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保持不变的,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决心,不变的,是上海农商银行对浦东的支持。展望未来,这家诞生于黄浦江畔的银行,将继续与各方携手,为浦东引领区建设不断添砖加瓦,一路与浦东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