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厘米“铁帽”压顶,11小时手术破困局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防治,不仅是一个健康议题,更是关于勇气、希望与科学力量的行动号角。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特殊的脑肿瘤患者——当15厘米的“铁帽子”盘踞头顶,当黑暗吞噬光明,“柳叶刀”如何劈开迷雾,为生命重燃希望?愿这一真实案例,让更多肿瘤患者能够直面恐惧,重新拥抱健康。
头戴“铁帽子”,她四处求医
十多年前,王女士(化名因为头痛检查后发现了右额部的一个小脑膜瘤,随即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也如愿消失了。然而,仅仅过了两年,王女士发现右侧顶部开始出现一个小小的隆起。乐观的她并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隆起越来越高。尤其最近5个月,王女士感觉自己就像戴了一顶无形的“铁帽子”。
同时,王女士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左侧肢体力量减弱。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并带着检查结果遍访名医。可是,能够给她手术信心的医生寥寥无几,最终王女士来到了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神经外科秦舒森医生查体发现,王女士头顶的肿物直径足足有15厘米,硬得像石头,摸上去完全不动。她的右眼几近失明;左眼视力严重下降,需要距离1米以内才能数出手指头。
知名专家会诊,重燃治疗希望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医院邀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知名专家延鹏翔教授会诊。
会诊讨论认为,王女士的病情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位于右侧脑部运动区匍匐生长的肿瘤,肿瘤还侵及了左侧的部分运动区,回流大脑表面血液的上矢状窦也被肿瘤完全闭塞;
二是患者头顶部位颅骨严重增厚,并且在颅骨外面还有一层肿瘤,形成了颅骨内外沟通性肿瘤。
两个问题导致王女士视力严重受损。从颅骨三维CT结果来看,颅骨外板不光增厚还形成了像刺猬一样的钙化,内板则变得坑坑洼洼,就像溶洞里奇形怪状的岩石。
延鹏翔教授结合患者病情,反复查看影像资料,认为肿瘤巨大,供血丰富,术中有可能大出血,因此建议在肿瘤切除手术前,先进行脑血管造影并栓塞重要供血血管。之后,普华神经介入科张友平主任为王女士实施脑血管造影,并把供血肿瘤的双侧颈外动脉成功栓塞,降低了后续切除手术的出血风险。
术前,延鹏翔教授和家属讨论了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各种应对方式。延教授在神经外科领域的专业度令家属信服,家属表示,“这一路求医,北京天坛医院延鹏翔教授是最让他们放心托付的医生。”家属拜托延教授一定要帮忙摘除扣在头顶的“铁帽子”,并尽可能切除肿瘤,而他们也做好了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
11个小时手术,成功摘掉“铁帽子”
手术的日子终于来临,手术由延鹏翔教授亲自主刀。考虑到病变部位和扩展方向,延鹏翔教授决定采用右侧额颞顶枕跨中线入路,力求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过程异常艰难,肿瘤与脑功能区及上矢状窦关系密切,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医疗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一步步揭开肿瘤的神秘面纱,成功取下了这顶直径15厘米的“铁帽子”。
肿瘤虽然切除了,但手术并没有结束。考虑到王女士的实际情况,也为了帮助她节省费用,医生们开始修理“铁帽子”,先将凸出的地方打磨掉,整理成头颅原有的形状,再重新“装回去”,恢复了头颅正常的外形。
整台手术历时11个小时,虽然辛苦,但是手术的成功,让所有疲惫都在那一刻化作了无尽的欣慰。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王女士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她不仅摘掉了头上的“铁帽子”,还恢复了部分视力,左侧肢体的力量也在缓慢恢复,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如今,王女士已经顺利出院,回归生活。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北京天坛普华医院呼吁大家,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体检筛查。一旦发现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贾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