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推动中国期货价格成为全球贸易的“锚”
5月22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共同主办的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开幕。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在致辞时表示,期货市场要深化自身功能发挥,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更大作用。
王颖用3个“不变”概括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定位: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不变。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要求期货市场必须更好发挥功能,与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广度和精确度。要深化期现联动,引导资金、货物等要素向高效益领域流动,推动行业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有效破解“资源错配”的困局。
二是高水平开放的政策不变。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持续增强的背景下,期货市场只有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才能更好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更好吸引优质的境外交易者参与市场建设,进而提高我国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助力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三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底线不变。
对于我国期货市场的未来发展,王颖认为,期货市场要深化自身功能发挥,以更强的担当、更严的标准、更高的效率,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安全底线。将监管的人民性、政治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起来,强化风险预防、预警、应对、处置能力,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要保障高水平安全。
二是丰富产品矩阵,彰显市场效能。围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研发“向新”“向绿”品种,形成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序列,为产业企业提供齐全、专业、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助力推进农业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和新型工业化。
三是优化服务质量,践行使命担当。要持续贴合现货市场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一品一策”优化品种合约和业务规则。多措并举增强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意愿和能力,改善企业套期保值交易的制度环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四是坚定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共赢。稳步扩大特定品种开放范围,进一步拓宽对外合作开放渠道,推动更多结算价境外授权,提升跨境交割服务能力,更好推动中国期货价格成为全球贸易的“锚”,引导全球各类先进优质资源要素聚集,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她表示,上海期货市场发挥独特功能,在助力上海城市能级提升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稳步发展。例如,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上市,为众多航运物流企业提供运价风险管理工具,突破性赋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如,为了更好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强化国际科创中心创新策源功能,科创5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研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