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巴菲特在“密谋”什么?减持了1000万股苹果股票,我们该如何看待巴菲特此举?

巴菲特在“密谋”什么?减持了1000万股苹果股票,我们该如何看待巴菲特此举?

作为股市的“神”,巴菲特用一生实践了“价值投资”这四个字。

这不,股神巴菲特最近又有大动作了。

2月15日,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美股持仓报告,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减持了1000万股苹果股票,以期间平均股价计算,减持市值约18.22亿美元。另外,根据数据平台WhaleWisdom的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伯克希尔的美股持仓总规模约为3470亿美元,较上季度的3130亿美元增加了约340亿美元。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比92.92%,苹果占比为50.19%。

对于此次的减持,必然是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巴菲特的“心头好”,其选择这个位置套现,很容易给外界一种看空的信号。

事实上,已有不少投资者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认为随着美国科技股不断的上涨,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风险,美国科技股的泡沫随时可能破裂,而巴菲特的减持就是一种信号。

当然,从巴菲特的整体持仓来看,这种观点似乎也站不住脚,只能是该公司在仓位上的一些合理调配罢了。

巴菲特为何会再次抛售苹果股票?

去年12月,苹果创出历史高点199.38美元每股,当时总市值超3.1万亿美元,之后苹果股价陷入调整。目前,苹果最新股价报收184.15美元每股,总市值28436亿美元。与当时相比,苹果市值就蒸发了超20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刚开始,机构就下调了苹果公告的股票评级。

对于股神减持苹果,也不少投资者认为是苹果自身的表现,iPhone销售疲软、缺乏创新、新品Apple Vision Pro也遭遇“翻车”,股价的震荡走低,也已被股价持续走高的微软超越,让出了全球市值第一宝座。

其实我认为巴菲特的这次减持,或许不仅仅是基于苹果自身的表现,而更多的是对整个市场环境的评估和未来预测。正如一场盛宴之后的深思,当一切似乎都太过完美时,也许正是重新审视和调整的时刻。

那......巴菲特未来是否会大规模减少苹果的持仓?

我觉得不大会。

巴菲特曾经说过:“高科技企业变化太快了,我根本不知道未来十年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能否持续保持。”所以,他对科技企业一直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直至2016年,巴菲特对于科技股的选择似乎才出现了变化。2016年,巴菲特下定决心买入苹果,他的这一行为也很快遭到来自华尔街的嘲笑。

但从业绩角度,当时的苹果恰好处于业绩的拐点之上,且华尔街当时对于苹果的看空声音并不在少数,但面对华尔街的嘲笑,巴菲特并未理会。2016年--2018年,伯克希尔一共耗资360亿美元,买入了苹果公司5%的股份,其后的四五年间,这笔投资帮伯克希尔的股东赚到了至少1000亿美金。

在接受后来的采访时,巴菲特解释了其买入苹果的原因,他认为苹果公司是一家使用技术的消费品公司,它属于消费品行业。也就是说,巴菲特买入苹果的逻辑,依然不是科技,而是消费。

虽然2023年四季度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减持苹果1000万股,并增持雪佛龙1600万股。不过,苹果仍是第一大重仓股,在披露持有资产中占比为50.19%。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其持仓规模约为1700亿美元。

尽管近期苹果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吧,但我认为未来几年内,大概率是不会大幅减持苹果的。毕竟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均有增持苹果。

我们该怎么看待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看待:

1.说明了巴菲特对科技股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苹果股价表现不佳的背景下。

2.反映出巴菲特对当前市场环境的审慎态度,以及对多元化投资组合的追求。

3.对伯克希尔投资组合中苹果股票占比过大的一种调整,以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

在最近的投资动态中,伯克希尔对能源股的增持行为同样值得投资者深思。

就像此次伯克希尔十大重仓股中,增持的两家分别是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均是能源公司。这两家能源公司,在过去一年都没涨,但股神继续增持,也许看中的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或者是它们优秀的现金流。

巴菲特的这一策略可能预示着能源行业的长期增长潜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能源需求的增加可能是巴菲特看好能源股的原因之一。此外,能源股的增持也可能反映出巴菲特对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投资机会的认可。投资者或许可以从中了解未来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伯克希尔对这一趋势的投资布局。

在这儿我给你们分享一款值得使用的投资工具,一个多资产交易钱包BiyaPay,它不仅支持美股港股的在线实时交易,还是一款便捷快速的出入金工具,充值数字货币(如BTC、USDT)兑换美元、港币、英镑等法币到银行账户,当日汇当日达,还不限额,可谓是一举两得。

最后,也提醒各位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