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关卡防范“漂绿”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不断出圈。这个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概念,在企业界变成了必做承诺。但与之相伴相生的问题是——识别企业到底是“漂绿”还是“真绿”。
根据一般的理解,“漂绿”指的是“企业夸大自身环保行为,并误导消费者信以为真”,换言之就是企业在低碳环保领域言行不一。
这不只是涉及消费者“观感”的小问题。在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共识的当下,绿色转型与各种资金奖补、金融支持政策挂钩,如果放任企业以“漂绿”骗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更严重的是,“漂绿”盛行会让绿色转型目标形同虚设,而气候的报复随时可能演变、升级,让每个人成为受害者。
当然,识别“漂绿”并不容易。在环保领域的虚假宣传可能是一句泛泛的“可持续产品”承诺,可能是不甚严格的“绿色”“有机”认证标签,还可能是一份难以核查甚至恶意造假的排放报告,甚至是“明知故犯”但被粉饰的恶意污染。
因此,有必要设立好三道关卡,以利于辨别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真伪,并惩恶扬善。
第一道关卡在于“明标准”。对于什么是“绿色低碳”,各行各业都须有相对明晰的标准。全球范围内,关于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超过200个,导致各种机构都会依托对自己有利或者模糊的标准来“自证”。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重视程度加强,不少行业通用的标准值得参考,比如,气候变化方面有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指南(TCFD《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CASS-ESG6.0之一般框架》、ISSB等。基于此,各相关部门应该尽快统一标准,让相关的信息披露和评价标准尽可能有章可循,压缩“漂绿”空间。
第二道关卡在于“能识别”。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不仅计算方法复杂,而且工作量巨大。同时,受各地各行业乃至原材料的差异化影响,部分标准还要根据当地不同的现实条件而进行调整,造成了数据获取的多重困难,亟待通过技术手段来加以优化。例如,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赋能,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对气候相关信息进行系统收集、高效分析、精准溯源,不断夯实数据基础,才能有效防范“漂绿”行为。
第三道关卡在于“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只是必要条件,市场主体更多考虑的是经济的可行性。在实践中,企业本身并无动能去监测相关数据并进行披露,由政府或监管部门来推动这项工作则面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获取真实有效数据成本高昂。对此,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严惩违规或虚假披露”等制度手段抬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做得好的企业也可通过适当的激励政策、金融支持等予以鼓励。
在一些领域,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的个体往往存在“虚假承诺”的冲动。唯有以标准为准绳、以技术为依托、以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才能让“漂绿”者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