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金融“李鬼”出没 基金公司频发警示
临近春节,基金公司密集发布公告,称遭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义诈骗,提醒投资者防范“李鬼”。
从最新诈骗手法来看,“李鬼”们的骗术升级,在诈骗过程中使用大量专业术语,迷惑性更强。业内人士表示,万变不离其宗,投资者识别诈骗套路,可以从销售人员资质、产品备案情况、收款账号等方面进行判断。
10多家基金公司发布警示公告
本周以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进行诈骗。今年以来,已有10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类似公告。
从遭遇“李鬼”的基金公司来看,既有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这样的头部基金公司,也有中信建投(601066)基金、方正富邦基金这样的小型基金公司。
诈骗手法翻新
从最新的诈骗手法来看,不法分子在诈骗过程中使用大量专业术语,显得更为“专业”,试图蒙骗投资者。
1月14日,招商基金公告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招商基金、招商基金员工名义,以“建仓资金/操盘资金”“大宗交易”“预期收益”“基金经办人/从业编号”“安全提醒”“名额限制”等专业表述诱骗投资者,还让投资者填写“招商基金CMFSFISF账户申请表”等。
除了以较高的理财收益诱骗投资者,还有不法分子打着“退费”旗号,实施诈骗。景顺长城基金公告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景顺长城合办”“景顺长城”等假冒公司名义的App进行诈骗活动,以“退费”、“回款”为由诱骗用户下载假冒App进行操作,借此骗取投资者的财产。
此外,部分不法分子还以邮寄二维码的形式试图诱骗投资者。方正富邦基金公告称,发现社会上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以邮寄二维码形式诱导投资者下载来源不明的App,意图诱骗投资者通过点击网站、添加好友等方式来实施诈骗行为。
金融诈骗案件缘何多发?上海金融法院表示,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交易存在信息差和投资者信赖大型金融机构的心理,通过各种方式实施金融诈骗。金融投资产品的高收益通常也意味着高风险,投资者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有关“保本保收益”的虚假承诺,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四步识别诈骗套路
投资者该如何识别诈骗套路?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甄别。
首先是销售人员资质。在基金公司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核实相关人员身份及资质。
其次是产品备案情况。“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均须在中国证监会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投资者在投资产品前应注意核查产品的合法性。”沪上某基金研究人士表示。
再其次,从宣传形式来看,基金公司在宣传推介时有严格规定,不会以短期高收益诱惑投资者,更不会向投资者提供任何有关个股、个券的投资分析,也不能通过咨询服务收取费用。
最后是查明收款账号。基金公司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投资者要果断拒绝。
景顺长城基金提醒投资者,若遭遇了假冒App的诈骗,请保存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假冒App截图、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通过公司客户服务电话进行咨询或举报。当发现此类机构或人员涉嫌金融诈骗、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等违法违规或犯罪行为的,公司将向有关部门举报。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