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新年车市价格战开打:特斯拉祭出优惠“组合拳” 多家车企下场接招

新年车市价格战开打:特斯拉祭出优惠“组合拳” 多家车企下场接招

  1月短暂调整,春节后“开工”首日,今年车市价格战正式打响。与去年如出一辙,特斯拉率先宣布针对Model 3打出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拳”,叠加各项补贴、权益等购车最高优惠约5.6万元。随即,小鹏、智己、广汽丰田等车企相继应战,免息、“一口价”等优惠政策落地。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不下牌桌”成为车企的目标,年初各车企给出的年增目标也预示着竞争将更为激烈。

  Model 3“顶格”优惠5.6万元

  又是特斯拉。春节假期复工首日,特斯拉以一套优惠“组合拳”试探价格底线。

  特斯拉官网显示,今年2月5日—28日,Model 3全系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同时能够叠加购车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对于目前“水涨船高”的新能源车险来说,特斯拉打出的保险补贴“牌”,也被外界解读为Model 3直降8000元。特斯拉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本次特斯拉保险补贴首次覆盖包括高性能版在内的Model 3全系车型,保险补贴与5年0息政策也罕见地“首次同框”。

  随着优惠“组合拳”落地,特斯拉方面也称其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拳”。一位特斯拉直营店工作人员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笔账,如果消费者通过“报废更新”并贷款的方式购买Model 3长续航版,可享受2万元的国家报废购置新能源补贴,5年0息政策可节省2.4万元的利息费用。同时,叠加8000元保险补贴,该车型综合优惠为5.2万元。此外,如果购买家庭充电桩,基于特享充电权益,目前消费者还能再节省3900元,最高综合优惠约5.6万元。

  年初特斯拉即“放血”优惠,在应对激烈的国内车市竞争的同时,更为提振自身销量。数据显示,去年特斯拉全球销量178.92万辆,同比下滑1.1%,为10年来首次下滑。

  多家车企下场应战

  特斯拉开打价格战,各车企下场接招。

  开工首日,小鹏汽车推出“5年0息0首付”政策。“今年2月5日—28日,消费者支付定金就能享0首付免息购车政策。”一位小鹏汽车直营店工作人员介绍称,购买小鹏X9的消费者可享受0首付 5年免息政策,贴息金额最高可达5.7万元,购买小鹏G6、小鹏G9和小鹏P7i车型的消费者可享受0首付 3年免息政策,贴息金额最高为2.8万元。

  同时,传统车企的“小号”也直接参战。其中,智己汽车宣布L6车型起售价下探至18.99万元。而相比小鹏汽车的金融政策,智己L6为售价直降3万元。此外,面对年初就“掀桌”的特斯拉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也一改沉稳作风,直接“放价”。其中,广汽丰田针对旗下威兰达与锋兰达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分别降价4.4万元和3.9万元,起售价分别降至12.98万元与8.98万元。广汽丰田方面表示,消费者购买威兰达与锋兰达车型,全系一口价还可享“0首付、0利息”政策。一位广汽丰田经销商表示,“一口价”政策是将优惠直接打到底,在价格上也清晰透明,更有利于市场竞争和促销。

  一位车企内部人士认为,近两年车市持续价格战,因此各车企对于竞争对手的调价动作都异常敏感。而在国产Model 3与Model Y后,特斯拉的整体销量已形成规模化效应并成为全球电动车销冠,也成为各车企的竞争目标,因此特斯拉的价格变化也让各家车企更为关注,在20万—30万元市场,特斯拉依旧为各车企的竞争目标。

  开战即决战

  开年即打价格战,反映出国内汽车行业淘汰赛的激烈程度,今年“不下牌桌”成为车企的目标。

  去年,高合、极越等车企的“倒下”让各车企意识到,淘汰赛已经开局。在春节假期开工首日的公开信中,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直言:“2025—2027年将是国内汽车行业最卷的三年,对小鹏汽车是最关键的三年,也是最有机遇的三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更表示:“未来几年国内80%的汽车品牌将关停并转。”

  事实上,今年1月,国内车企格局已开始生变。其中,小鹏汽车交付新车超3万辆,同比增长268%,反超理想成为月度销冠,造车新势力排名再次生变。而传统自主头部品牌间的较量也逐步升温,今年1月比亚迪交付量超30万辆,同比增长49.16%;吉利汽车销量达26.67万辆,同比增长约25%;奇瑞销量为22.43万辆,同比增长10.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呈现爆发式增长,单车批发量大幅增长,单车成本明显下降。同时,在头部车企竞争格局尚未稳定情况下,今年的汽车市场“价格战”将极其猛烈。

  面对中国市场,跨国汽车同样感受到不小压力。“中国市场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在中国纯电市场占有30%以上份额的A级车型,成交价格在过去两年中下降了22%。预计这一趋势今年还将延续,甚至加剧。其实,早在今年全年预测数据被公布时,车企今年的激战局面已成定局。此前,据乘联会预测,今年国内车市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而在有限的增量面前,包括小米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比亚迪、广汽、吉利等多家车企却纷纷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今年的交付目标。据统计,部分自主品牌今年销售目标增长约10%—30%。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为完成全年任务量,车企要从年初就拉满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