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扩大有效投资 深化重组整合——地方国资国企明确2025年重点任务

扩大有效投资 深化重组整合——地方国资国企明确2025年重点任务

  近日,多地召开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对2025年重点任务进行研究部署。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深化重组整合成为多地国资国企2025年的重点工作。与此同时,多地国资委还围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进行了部署。

  扩大有效投资

  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包括北京、上海、安徽、湖北等多地国资委均强调,属地国企要在2025年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北京市国资委提出,要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新活力,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上海市国资委提出,要全力提升国有经济对上海全市经济的贡献度,巩固国有经济向好态势,大力推进稳增长扩内需,助力降本增效,加强预期引导。

  2025年,辽宁国企将全力推进稳增长。根据相关部署,今年辽宁省属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营指标增速要高于全省GDP增速,力争稳固百亿元级利润规模。全省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股权合作、业务合作、管理提升等措施,一体化推进市县国企重组整合、治亏减亏。全力以赴推进沈山高速改扩建、台黑高速、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2025年要推动省属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扩大出口,助力安徽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加强与央企、民企、外企合作发展,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省国资委召开的省属企业和市国资委负责人工作会议做出上述布置。

  天津市国资委近日召开的国有企业投资工作推动会提出,各市属企业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谋划实施产业类投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要密切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各产业领域政策,组织所属企业主动对接属地和部门,争取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支持,用足用好政策。

  记者注意到,多地国资委还重点布置了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四川省国资委提出,要加快推进一批续建项目快建多投、一批新建项目集中开工、一批储备项目接续早投,切实发挥项目在稳增长促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一季度省属企业计划开工项目达31个,确保(一季度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国资委获悉,今年一季度,区属监管企业计划开工项目82个,完成投资45.9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4个,计划投资7.88亿元;复工续建项目58个,计划投资38.03亿元。

  地方国资重组整合将提速扩围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是今年国有企业工作的重点。其中,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为多地国资委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辽宁省国资委明确,2025年要推动重组企业整合融合化合,实施省属各级子企业同质化业务整合。优化增量投向,构建“辽宁国资基金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壮大磷虾科技、无机非金属材料、低空经济动力电池、防爆电机等战新业务。推动数智技术、科创、先进装备制造、人才等新业务板块实质性运营。

  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做强做优主责主业,推进一批集团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高到30%左右。2025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据了解,包括陕西、安徽、河南、吉林等地方国资委都将重组整合列为2025年的重点工作。2025年广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广西将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着眼于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企业重组整合和前瞻性布局,更加有效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持续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有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陕西省国资委提出,要大力推进企业内部同质化整合,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量,扎实开展管理强化提升行动,确保6月底前基本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务。河南省国资委提出,要聚焦服务重大战略,实施新一轮重组提质行动,突出主业、做大实业,建设一流企业。安徽省国资委提出,探索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强企业上市和市值管理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认为,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成为国资国企贯穿2025年全年的重点任务。新增投资将更多着眼于“三个集中”。她预计,包括工业母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工业机器人、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将在2025年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