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上市公司正式入主 先锋基金或将借力转型
2月18日晚,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指南针”)公告称,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基金”)已完成股东及股权比例的变更。指南针对先锋基金持股比例达到61.7026%,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
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南针“入主”先锋基金,有望为其带来更为成熟的管理模式,提升其服务水平与品牌影响力。先锋基金的股权变动或为中小公募机构的转型与突围提供了新路径。
历时14个月
“三步走”实现控股
指南针成立于2001年,主营业务是以证券工具型软件终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工具,向投资者提供金融数据分析和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先锋基金成立于2016年,截至2023年末,管理规模不足30亿元,且较为依赖固收类产品。
此次指南针实现对先锋基金控股历时14个月分三步完成:2023年12月份,指南针通过司法拍卖以1.1亿元竞得先锋基金34.2076%股权;2024年12月份,指南针获证监会核准主要股东资格;2025年2月份,指南针以1.09亿元收购北京鹏康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22.5050%股权,最终以61.7026%持股成为先锋基金控股股东。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信息显示,目前先锋基金的其他股东持股情况为:大连亚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3074%,北京福中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99%。
在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理财师曾衡伟看来,股权集中化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战略方向,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大幅提升,其在公司决策的影响力将显著增强,有助于提高基金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楼秋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指南针成为先锋基金控股股东,可能极大推动该公司进行业务转型。同时,科技型公司在科技行业中拥有更多的资源网络,可以为该公司的转型突围提供一定的支撑。
正如指南针近日发布的公告所言,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形成以原有金融信息服务为主体,证券服务和公募基金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新格局,为公司持续强化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将通过多年来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数据优势、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市场覆盖广度与深度,提升客户黏性,拓展和深化公司在金融领域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水平。
股东资源
加持中小公募机构发展
当前,公募基金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日益显现。盈利能力和战略转型问题对中小公募机构构成巨大挑战。对于中小公募机构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实现突围?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认为,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路径。一方面,中小公募机构可以依托股东资源或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寻求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以先锋基金为例,随着指南针入主,先锋基金有望获得更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客户资源。这些都将为先锋基金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指南针的金融信息服务背景也将为先锋基金在投资策略、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孙珩表示,在公募基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公募机构需要积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并依托股东资源或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化、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同时,还需要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持续发展。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