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基金能作劣后么_国有基金投资
更新时间:2025-04-07 13:16:04 •阅读 0
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规模上逐步萎缩。经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国有粮食企业普遍亏损,并且亏损现象已持续几年,每年呈递增趋势。
2、优势逐渐褪失 。 国有粮食企业作为粮食领域的支柱企业,其作用的发挥和效益的产生也与其自身的优势密不可分。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政策上的国家储备补贴,市场上的独家经营,资金上的专业银行支持,性质上的亦政亦企,如今这四大优势已随着粮食安全体系的稳定和改革的逐步推进而逐步褪失,就连融资上以农发行支撑的渠道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3、用人制度僵化。国有粮食企业存在五十余年,用人制度就凝固了五十余年,虽然是企业的性质,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按企业的模式去改变用人制度。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勤懒难分,优劣难评,优劣难辩在企业中较为突出,优难进,劣难出更是无法实现突破,聘用制的用工模式也无从谈起。用人制度的僵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4、发展举步维艰 。近几年来,国有粮食企业要么收购的粮食越来越少,要么高价收来的粮食低价卖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与日俱下,逐年亏损,目前个别企业连职工的基本工资发放也难以正常保证,在发展上已显得举步维艰。
第一,政策性任务繁重,盈利性差,亏损严重。每年接受国家粮食购销政策性任务较大,价格锁定,灵活性差,必须不计成本完成政策性任务,难以盈利。
第二,体制僵化。分级管理,体制相对僵化,缺乏高效管理。
第三,融资渠道单一。国有粮食企业融资渠道多数都是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