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解读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解读

一、背景

2019年6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科创板并公布第五套标准,吸引了全球投资者和科技企业的广泛关注。该标准主要针对高科技企业,旨在为其提供更为灵活、快速的融资机制,并大力支持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创新研发和技术创新。

二、主要内容

1.上市条件要求更具优势

相比于其他板块的上市条件,科创板更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性,通过引入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让符合条件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具体来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包含以下要求:

市值要求:受理时市值不得低于20亿元,发行后市值不得低于30亿元。

(2)业绩要求:近两年累计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同时营收、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要达到15%以上。

(3)研发投入要求:近两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要达到5%以上。

(4)高管层股权要求: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应至少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以上,其他高管层人员可以选择持有公司股份或持有期权。

2.信息披露要求更严格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对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风险提示和业务情况等关键信息都有要求。同时,科创板还对公司债券和票据、股份交易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也有不同的要求。

3.采用制替代核准制

与以往A股市场采用的核准制不同,科创板采取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制度,这意味着上市申请时,证监会只需审核相关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而不再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大大简化了企业上市的程序和时间。

三、评价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推出不仅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为高深科技行业提供了更加支持性的融资。作为新生态市场的标志性板块,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创新产业的发展,并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