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产值预测超3500亿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围绕重点垂直行业领域,推动虚拟现实和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2018年12月工信部印发我国首份虚拟现实产业政策,首次从核心技术、产品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4年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产业发展从“0”到“1”,虚拟现实技术体系与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产品、企业、园区和城市。面向“十四五”时期发展新要求,五部门联合出台《行动计划》,有利于统筹产业资源,明确发展目标,深入推动虚拟现实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助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行动计划》分别从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5大重点任务,设置了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3大重点工程,明确了主要突破方向和重大事项。
《行动计划》的推动重点是融合应用,提出要支持虚拟现实内容的多元化与规模化应用落地。在应用推广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破除应用示范发展瓶颈,探索落地具备潜在商业变现能力的创新应用,实现应用推广由“看上去”到“用起来”的转变,形成一批成规模、易推广、有产出、可盈利的应用示范。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多个领域。例如,在工业生产场景中,虚拟现实可为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销售、运营维护等人员连接起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在融合媒体场景中,虚拟现实支持融合型、分享型和沉浸型数字内容与服务,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在应急安全场景中,虚拟现实技术可有效地获得异常信息,更加高效地向现场人员下达管理指令。《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10个领域的融合应用,初步形成“虚拟现实 ”规模应用。
预计未来5年,虚拟现实终端将会变得更轻、更小、更智能、更沉浸,用户体验将有深度沉浸的跃进,产业发展将步入规模上量与生态繁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