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是否失职?深陷“造假私募”漩涡 托管券商紧急表态
震惊金融圈的“FOF、信托踩雷‘造假私募’”事件持续发酵。作为事件中的关键角色,产品托管方受到业内质疑。记者就这一事件采访华泰证券等托管机构,试图进一步破解背后疑云。
华泰证券资产托管部表示,公司为私募管理人杭州瑜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产品提供托管服务,严格按照监管规定以及托管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托管产品投资范围符合基金合同约定。
涉事托管方:正在调查中
传闻称,华软新动力等FOF和信托机构及资方超百亿元资金踩雷,投向了一个自称二级市场多空策略的优先份额。其中,华软新动力旗下FOF产品投向汇盛私募产品,汇盛私募又投向了瑜瑶投资产品,经过多重嵌套后,最终穿透到一只没有托管人的私募产品上。
对于这一事件,华软新动力、云南信托等投资方相继作出回应,还有部分机构正在排查情况。华软新动力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的最终实际投资至汇盛私募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因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云南信托则表示,此次踩雷的信托产品系通道业务,相关产品的投资操作均遵循投资者意愿,将按照相关合同文件的约定和投资者意愿采取相应措施。
一方面,FOF机构、信托在审慎投资和风控方面的失责受到业内拷问;另一方面,业内对于托管方失责的质疑声不断:为何底层私募净值能够长期造假而没被发现?又为何能将资金打进无托管的底层产品账户?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传言中涉及的第三层私募瑜瑶投资目前有9只产品正在运作,其中6只为华泰证券托管,华福证券等三家券商各托管1只。
11月16日,记者就该事件采访华泰证券。华泰证券资产托管部表示,公司为私募管理人杭州瑜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产品提供托管服务,严格按照监管规定以及托管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托管产品投资范围符合基金合同约定。
瑜瑶战鼓五号投资基金托管方华福证券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称,公司密切关注并跟踪事件进展,涉及汇盛私募旗下个别产品托管,经过认真排查,公司在履行托管职责的过程中,依法合规且按合同约定履行有关权利义务。
记者同时采访了另外多家汇盛私募产品的托管机构,截至发稿未有回应。
“业内已经‘炸锅’了,公司第一时间针对这一事件拟了一份合规指导文件。” 一家三方人士表示。有托管行业人员称,“这件事影响太大了,甚至可能会改变私募行业监管。”
托管方遭遇灵魂拷问
实际上,托管人制度是私募基金投资者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私募基金运作过程中,托管人肩负着重要监督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托管人的法定义务可以归纳为两项内容,一是对基金财产的安全保管义务,二是对管理人对基金运作的监督义务,其中就包括为管理人发送投资划款指令、获取基金持仓情况等。
在这一事件中,作为产品托管方的券商未能及时发现产品净值造假。对此,有投资人发出灵魂拷问:托管方是否应及时复核、披露基金真实运作情况和净值变化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私募基金通常没有像公募基金那样的严格监管和审计制度,缺乏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基金的运作和估值进行监督和审核,这使得基金管理人和托管方在估值过程中都可能存在自由裁量权,容易出现问题。此外,由于私募基金的估值方法和数据来源往往不透明,管理人或托管方都可能在估值过程中提供不准确的数据,导致净值造假。
更重要的是,据传闻称,第三层产品(瑜瑶投资)的托管方直接将钱汇入最后一层的公司账户,而非有托管的产品账户。对此,记者求证华泰证券相关人员,未得到回应。
在实操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形?
北京一位律师对记者表示,网传信息有待核实,直接汇入公司账户的可能性不大,在上层产品有托管的前提下,应该是投资到下层产品的募集监督账户。只是在下层产品无托管的情况下,下层管理人若有心挪用投资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推测,一方面可能是基金结构复杂或沟通不畅,涉及多层投资产品和合作方,若沟通和协调不够充分,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动的混乱。例如,倒数第二层产品的托管方可能因为未能及时了解到最后一层公司的账户信息,而直接将钱汇入了错误的账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托管方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风控机制,导致资金划拨的决策和执行不够透明和规范,从而出现未经过正常的审批和风控程序就将钱汇入底层产品公司账户的情形。
上述律师表示,若传言属实,FOF管理人可能涉及在挑选子基金方面未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托管方责任目前难以判断;底层管理人如挪用基金款项,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相关报道
假净值、真卷款?华软、云信“踩雷”曝险 涉及资金数十亿元 行业机构火速自查
还原“30亿私募跑路”:幕后操盘人被控制 杭州瑜瑶2.9亿违约引爆连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