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区块百科  > 唐朝历史有薛仁贵吗,中国古代股神

唐朝历史有薛仁贵吗,中国古代股神

广告 X
OK欧意app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唐朝历史有薛仁贵吗

薛仁贵,算是初唐第二代里不错的将领了,虽然和李靖、李绩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足以比肩当年的秦琼、尉迟恭。

部分争议内容。

1、薛仁贵是名礼、字仁贵,还是就叫薛仁贵?

2、薛仁贵的籍贯是哪里?

唐朝历史有薛仁贵吗,中国古代股神

3、薛仁贵征九姓铁勒时,到底坑杀了多少敌人?

4、杀俘这种事情,在唐朝是不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汾阴人。”

这是来自薛仁贵墓碑上的铭文,是与薛仁贵同时代人写的,内容与新旧唐书记载不同。史书上没有提到薛仁贵有个叫薛礼的名,籍贯也写成了绛州龙门。

答案1:薛仁贵儿子叫薛楚玉,他的墓碑上也把他老爹叫薛仁贵,所以较大可能薛礼这个名是去世后才加上的,写进了墓碑。但很少有人用这个名字,所以史书没有记载。而后世人开始研究薛仁贵,就把墓碑当成主要证据,才多了薛礼这个名;

答案2:籍贯仍然无法确定,河东汾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与绛州龙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两个地方紧挨着,说是山西运城没问题;

答案3:坑杀敌人的事情,只有《唐会要》里提了一个数字:

龙朔二年三月 铁勒道行军大总管郑仁泰 薛仁贵 杀降九十余万 更就碛北讨其余众 遇大雪 兵士粮尽 冻饿死者十八九《唐会要》

但九十多万这个数字不太令人相信,铁勒一共才多少人啊。按其他史书记载,当时铁勒九姓凑了十余万兵马对抗唐军:

铁勒九姓闻唐兵将至, 合众十馀万以拒之,选骁健者数十人挑战。薛仁贵发三矢,杀三人,馀皆下马请降。仁贵悉坑之,度碛北,击其馀众,获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之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资治通鉴》

估计还是坑杀了十万左右,毕竟这些可以算是战士,都是敌人。

答案4:杀降到底是不是个严重的问题,回来之后看其他人的态度就知道了。弹劾奏章中只说杀降的后果是使其他敌人吓跑了,而弹劾的主要内容是主帅郑仁泰战斗失败,造成士兵损失极大,1.4万人只剩下800人,并丢失大量装备。加上对薛仁贵不守军纪的弹劾。也就是说,杀降确实不对,但在唐朝并不算天大的事情。同时,对于薛仁贵掳掠了大量财物并没有指责,只是说没能弥补损失。

仁泰将轻骑万四千,倍道赴之,遂逾大碛,至仙萼河,不见虏,粮尽而还。值大雪,士卒饥冻,弃捐甲兵,杀马食之,马尽,人自相食,比入塞,馀兵才八百人。军还,司宪大夫杨德裔劾奏:“ 仁泰等诛杀已降,使虏逃散,不抚士卒,不计资粮,遂使骸骨蔽野,弃甲资寇。自圣朝开创以来,未有如今日之丧败者。仁贵于所监临,贪淫自恣, 虽矜所得,不补所丧。并请付法司推科。”诏以功赎罪,皆释之。《资治通鉴》

薛仁贵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猛将,可以与秦琼、尉迟恭比肩。

薛仁贵只能说是一位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与秦琼、尉迟恭的作用相似。属于在双方战阵胶着时调动的装甲突击力量,打开一个缺口,打击敌人士气、分割敌人,再取得胜利。

看薛仁贵的主要战绩也是如此,初战安市城,薛仁贵白袍长戟、腰带双弓,大呼冲阵,敌军披靡;在扶余城“贼众来拒,逆击大破之,杀获万余人”;在新城、今山,“高丽乘胜而进,仁贵横击之,贼大败,斩首五万余级,遂拔其南苏、木底、苍岩等三城。”

都是这种“逆击”、“横击”之类的词汇,把薛仁贵三个字换成某装甲突击部队也非常合适。

因此,薛仁贵可以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擅长运动战的将军,突击能力、战机把握能力都很突出,还有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坚决的战斗决心。

(薛仁贵和渊盖苏文估计从来没见过面,大战更是没有)

可惜,薛仁贵不是一位帅才,只能为将不能为帅。

大非川之战是薛仁贵的唯一一次失败,也是薛仁贵第一次作为主帅出战。

副手是初唐开国武将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二人级别差不多,分别是正三品和从三品的大将军和将军。但郭待封是二代,薛仁贵只是平民出身,虽然前六代祖先是北魏的名将、河东王薛安都,但已经过去太久了,郭待封认为这个主帅的位置应该是他的。

于是,薛仁贵错误的把后勤重任交给了郭待封,而郭待封果然不听命令,把整个后勤部队2万余人送到吐蕃20万人包围圈里,全军覆灭。

薛仁贵只得用5万失去粮草辎重的唐军与40万吐蕃大军决战,力战失败后求和。

仗打败了,无论是谁的直接原因,薛仁贵这个主帅都要承担责任。李靖、李绩应该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他们就能解决。

因此,薛仁贵只是一个将才;与他相比,李绩才是帅才;而李靖,则是天才。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盛和辉煌的朝代之一,有着无数令人骄傲的成就。举例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唐玄宗更是在此基础上缔造了“开元盛世”。经历过这一盛世的诗圣杜甫回忆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此外,唐朝在对外交流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包容。

唐太宗李世民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而诗人王维也描写当时“万邦来朝”的景象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其实,在繁荣的经济、稳定的治安、自信的外交背后,是唐朝强大的国力支撑着。唐朝名将辈出,唐初更是人才济济,而薛仁贵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么,薛仁贵的一生如何呢?

隋朝大业十年(614),薛仁贵出生于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以东的不远处,还留存有这一地名,并修建有"薛仁贵寒窑"景区。

说起来,薛仁贵算得上是名门之后,他所属的"河东薛氏"家族自西汉初年便因薛鉴被高祖刘邦封为千户侯而逐渐壮大。汉元帝时,薛氏的薛广德更是被封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此后,薛氏一直到明代,都还不断有人才涌现。不过,薛氏最为鼎盛的时期,还得是隋唐两朝。从薛仁贵这一支往上追溯,南北朝时的名将薛安都是其直系先祖。薛安都之孙薛荣受封北魏澄城县公,其子薛衍在北周官至正五品的御伯中大夫。薛衍之子,也就是薛仁贵之父薛轨在隋朝担任襄城郡赞治,但他在薛仁贵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从小丧父的薛仁贵家道中落,只能艰难度日。

薛仁贵在寒窑中长大,一直以耕作为业,等到他想将先祖的坟墓迁走时,他的妻子柳氏阻拦道:"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于是,年近三十岁的薛仁贵听从夫人劝告,毅然前往大将张士贵处从军。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大军一路向前推进。据《旧唐书》记载,唐军来到安地时,郎将刘君邛不慎被敌军围困,危急关头,"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薛仁贵勇猛的表现让他一战成名。

此后,唐军继续前进,来到位于今辽宁海城东南一带的安市城。太宗居高临下,命令全军从四面围剿。指令到达军中后,"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

穿白衣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薛仁贵,成功凭借表现和奇装得到了唐太宗的关注。此战结束后,唐太宗特地召见了他,并"赐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仍令北门长上,并赐生口十人。"此战役,唐军因天气寒冷、粮草不足等原因无奈撤军,但唐太宗并没有太过失落,他找来薛仁贵抚慰道:"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回到朝中,太宗将薛仁贵升为右领军郎将,并将意义重大的玄武门交给他守卫。

唐太宗去世后,高宗继位,薛仁贵仍然守卫玄武门。永徽五年(654),长安突然天降暴雨,山洪也因此爆发,大水冲向玄武门,眼看就要淹入宫内。薛仁贵不顾自身安危"登门桄叫呼,以惊宫内",这才提醒高宗往高处暂避。事后,宫中有三千多人被淹死,而高宗得以幸免,于是他嘉奖薛仁贵,赐他御马一匹。

显庆三年(658),高宗发兵攻打高句丽,薛仁贵任副将前往。他"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 龙朔元年(661),薛仁贵又任副将攻打天山,当地九个部族联合派出数十位勇士前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当时,军中纷纷传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总章元年(668),薛仁贵延续一贯作风,在攻打高句丽时身先士卒,"大破之,杀获万余人,遂拔扶余城。扶馀川中四十馀城皆望风请服。"后来,薛仁贵因兵败大非川而被贬为庶民,又在被重新启用后取得"云州大捷"。

永淳二年(683),一代名将薛仁贵去世,享年七十岁,朝廷追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赐车马送其灵柩回乡。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真真假假。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薛仁贵史上确有其人,其赫赫战功和传奇人生不亚于评书演义!

薛仁贵出自河东薛氏,地道的山西老铁。历史倒回 400 年,薛仁贵和“武圣”关羽算是山西老乡。

小说中,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手笔。在历史上,华雄被孙坚所斩,文丑死于曹操乱军之中,但单枪匹马取颜良的首级确实是关羽的杰作。征辽东时,薛仁贵同样有单骑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神勇表现。

除此之外,薛仁贵和关羽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交汇点,那就是三国蜀汉。关羽桃园结义,情深意笃,自不必说。薛仁贵的先祖薛永曾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后官至蜀汉的蜀郡太守。蜀国灭亡后,其子才携家迁至河东,相隔千里的四川人民和山西人民还有这么一段渊源,看来懂点历史还真没错的。

自薛永子从四川迁至河东后,便在此持续繁衍。北魏时期,六世祖薛安都被封为“河东王”,其后父祖多在北魏隋朝为官为将,薛仁贵也绝对算是将门之后,王子王孙了。

“河东薛家”被称为将门世家,还有一个例证。隋朝末年,河东薛氏的另一支迁至陇西甘肃地区。薛举趁隋末乱世起兵,称帝改元,割据陇西,号“西秦霸王”,这有点要和“西楚霸王”项羽掰掰手腕的意思,当然河东薛氏多少有这能力。

唐初统一战争中,薛举曾击败李世民,能占“天策上将”李世民的便宜,绝对不简单,正欲乘胜进击长安,不幸病死。公元 618 年,其子薛仁杲被李世民所败,后被杀。瞧这薛仁杲的名字,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薛仁贵的兄弟,不过也算是同宗。

薛仁贵父亲薛轨为官早逝后,家道中落,薛仁贵便以种田为生,娶妻柳氏,评书演义中称其为柳银环,不可考。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世人通称薛仁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殊现象,即“以字行于世”,即世人多称其字而忘其名。

这种文化现象并非个例,除了薛仁贵,同时期的苏定方,早期的屈原、项羽、伍子胥,后来的孟浩然、刘伯温、唐伯虎、文征明,近代的蒋介石、张林甫、梁实秋等以及一代军神刘伯承,其实都是他们的字而名。

虎落平阳,龙游浅水,将门虎子在家种田终非长久之策,于是薛仁贵便干出了一件可爱的事情,他准备迁葬祖坟改改运势。这件事情看似荒唐可笑,其实不然,人在不得志时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要更好。

(唐太宗李世民)

俗话说“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其妻柳氏显然懂得这个道理。是时唐太宗正在亲征辽东,于是劝薛仁贵投军以博取功名,富贵之后再来迁葬祖坟,为时未晚。于是薛仁贵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军事生涯,薛仁贵征东由此开始。

薛仁贵已年过三十,事业未成,功名未就,这在古代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古话说“三十而立”,其实只要有梦想有目标,什么时候都不晚。

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征讨辽东之时,薛仁贵无论是单枪匹马取敌将首级,还是冲锋陷阵攻城拔寨,都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授予游击将军。

李世民曾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这是何等高的评价,什么样的人才能与一大片辽东土地相提并论?但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句评价并不为过!

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这些看似评书化演绎义的字眼,实则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是对薛仁贵一生军事功绩的总结。

是时,少数民族九姓铁勒部时常犯边,薛仁贵等率军出征。铁勒部依靠天山,派数十名勇士出阵挑战。薛仁贵连放三箭,三人应声而倒,当即丧命。铁勒部恐慌,唐军顺势出击,俘获 10 余万人,这就是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杀降”事件,一是长平之战中,“人屠”白起坑赵降卒 40 万,二是秦末霸王项羽坑杀秦降卒 20 万,这一次 13 万铁勒降兵也被薛仁贵通通送入了地下。

无论古今,战争中的俘虏的命运都十分悲惨,这种行为显然是残酷的反人道主义的。但此次事件后,铁勒部从此元气大伤,再未对大唐边境构成威胁。

后来薛仁贵率兵出北战突厥,两军对峙,突厥问大唐统帅何人,唐军答薛仁贵。突厥不信,因为前期薛仁贵被罢官流放,传言已经病死。

听到此话,薛仁贵行至阵前,脱下头盔,人的名树的影,突厥一见果真是战神薛仁贵,十分惶恐。唐军趁势掩杀,大获全胜,这就是薛仁贵“脱帽退万敌”的故事。

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天下没有常胜将军,薛仁贵也是一样。在征战吐蕃时,薛仁贵兵败大非川,这是其军事生涯的最大败绩,但是他最终还是走了出来。

(唐高宗 李治)

薛仁贵一生战功赫赫,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死后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公元 683 年,薛仁贵去世,年 69 岁,对于一位金戈铁马数十年的沙场宿将而言,这绝对是高寿善终好结局了。

在小说演义中,薛仁贵是被其儿子薛丁山所误杀,了解了历史,这种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薛仁贵的军事生涯始于唐太宗晚年,几年后唐太宗去世,而其军事生涯的主体却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同时,薛仁贵还对李志有救命之恩,一次山洪爆发,水淹万年宫,若非薛仁贵,李治恐怕就没有未来了。

似乎北宋更加盛产武将世家,比如杨家将,呼家将,种家将,曹家将等。但是以薛仁贵为代表的薛家将,才是货真价实的家将世家。

薛仁贵长子薛讷,字慎言,人如其名,沉稳寡言,也是一员悍将,活跃于武则天及唐玄宗早期。大败吐蕃,报了父亲的一箭之仇,官拜左羽林大将军,负责京师安全。封平阳郡公,告老还乡,公元 720 年去世,年 71 岁。

薛仁贵之孙薛嵩,更是一员虎将,膂力过人,善于骑射,慷慨豪迈。曾参与安时之乱,后投降唐朝,拜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使,封平阳郡王。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 772 年,薛嵩去世,年六十,追赠太保,祖孙三人均堪称长寿之人。

从薛仁贵到薛讷再到薛嵩,薛家后代仍有人才,一门武将绵延二百多年,几乎贯穿整个唐朝,名副其实的“薛家将”!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神股的问题全部解答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的话,请收藏关注本站,这里将更新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神股的内容。

标签: 中国历史上的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