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朝鲜战争伤亡情况对比
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国家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教科书和网络上都能查阅,说是绞肉机一点也不为过。
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一万多人呢?
1,因为中华民族需要这场伟大的胜利。几百年来,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频频遭受列强的侵略欺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需要一场扬眉吐气,激动人心的胜利。抗美援朝就是这样的胜利,上甘岭则更是胜利中的典范。彭德怀说,从此帝国主义列强想在海边架一门大炮,就让一个民族屈服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南京大屠杀的任人宰割,到上甘岭的宁死不屈,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翻地覆的飞跃。
2,因为志愿军有巨大的精神动力。那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可以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坚守阵地,视死如归,血战到底。在上甘岭,邱少云,黄继光等等英雄人物比比皆是,缺水缺粮,缺医少药,不奈我何。
从几百年来割地赔款,到上甘岭的寸土不让,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翻地覆的飞跃。
3,因为我们必须打破美国编织的神话。美军是不可战胜的吗?范弗利特弹药量真的可以摧毁一切吗?美军真的爱惜士兵生命,不做无谓的牺牲吗?结果在抗美援朝战场,特别是在上甘岭,美国编织的神话一再被戳破。
从几千个洋鬼子在中华大地上横冲直撞,到上甘岭美国(以及所谓联合国军)的寸步难行,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翻地覆的飞跃。
一万多志愿军战士,就是一万座喜马拉雅山
上甘岭,两个能容纳千人的小山包,交战双方竟先后投入共10余万人,活生生成了一个战争搅肉机,倾泄的炮火竟将山头削去一两米,战斗之惨烈也见一斑。
一、一方争筹码,一方壮军威,小战终成大战。
当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一年左右时,屡受挫败的美军开始与中朝接触,双方进行谈判。
但期间双方打打谈谈,当时间又过去约一年时,美方为了争取谈判的筹码,由“山地战专家”范弗里特提出一个计划,妄图以较小的代价攻击我上甘岭,通过军事进攻来逼迫我们在谈判桌上作出让步。
可谁知,美军遇上了不怕事的中国军人,我们誓不退让,以死相博,终于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逼迫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上甘岭,原本是两个共计3.7平方公里的山包,地形狭长,并不适合大部队作战,说白了,即便是阵地上全站上人,也站不了几千人。
因此,双方的攻防,正常也就两个营,千把人的事。可杀红眼了的双方,在此大战43天,将一场小仗打成了大的战役。
此战,我方伤亡11500人,敌方伤亡15000人。
二、不计成本的弹药量,给我军带来重大伤亡
上甘岭战役,为世界战争史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范弗里特弹药量。
通常来讲,在一场战争发动之前,先要计算好弹药用量、后勤配备等,并作好相应准备。
可是,为争取战争胜利,范弗里特下达的命令是:弹药没有限量!这是疯了,不计成本。
于是,开战不久,190万发炮弹、5000余发炸弹倾泄在上甘岭上,山头被削去近两米,山石被炸松1至2米很多战士连美国人的面都没见到就牺牲了。
这是造成我军重大伤亡的最重要原因。
三、取胜三大法宝:坑道、火炮、手榴弹
抗美援朝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当然是我军必胜的信心与大无畏的精神,而从武器装备上讲,坑道、火炮、手榴弹无疑是取胜的关键。
1、坑道
抗美援朝时,由于美方军机、大炮等占据明显优势,故阵地战时我方会修筑大量坑道以躲避轰炸。
当时在上甘岭的一个阵地——597.9高地上,就有3条大坑道、8条小坑道和30多个简易防炮洞。
这些坑道很好地保存了我方力量,在反击时又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
2、火炮
我方的大炮在数量上虽然远远落后于敌方,但我们有一个优点是敌方没有的:坑道。
当炮击时,我方人员可躲入地下,但敌方却无处可逃。所以当战役进行到第三阶段,我方集中炮火向上甘岭反攻时,敌方死伤不少。
据说,敌人伤亡的15000余人中,70%以上死于我军炮火。
3、手榴弹
上甘岭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其他武器作用不大。
比如重机枪,杀伤力虽大,但笨重,不灵活。
又如轻机伤,虽然灵活,但打一会要上机油保养。
又如冲锋枪,虽然轻便,但装弹量有限,打一梭子要换弹夹。
反而是最简易的手榴弹用起来顺手,引信一拔,扔出去一炸一大片,这些投掷性武器深受战士们喜爱。
战后统计,仅45师,参战23天,共消耗手榴弹106500余颗、手雷46000余颗、爆破筒1500余根,这还不包括搜集敌方遗弃的手榴弹、手雷。
总之,上甘岭战役,惨烈而荡气回肠,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此战后,美军再也没敢发动大规模攻击。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朝鲜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
此次战役中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虽然此阵地仅有3.7平方公里,但激战双方都志在必得,所以双方不断投入的兵力支援,由局部战斗转变成一场战役。致使我军伤亡一万一千多人;联合国军伤亡近15000,其中美军5000人,韩军10000人。
1952年10月初,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已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坐卧不安。10月6日他写信给其上司——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要求对志愿军采取进攻行动,以扭转联合国军所处被动局面。
上甘岭高地正好卡住了联合国军的咽喉,使联合国军伤亡很大,所以范弗里特要求首先抢占这个山头阵地。介于美军武器装备的先进,范弗里特乐观地预估联合国军至多付出200人的伤亡代价,最多6天时间,就可以拿下这个高地。最终克拉克批准了范弗里特代号“摊牌行动”的行动计划。
1952年10月14日四时,美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十五军30公里防御正面开始火力准备,其中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轰击特别猛烈,使用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五时,美军经过一小时炮火准备后,开始火力延伸以压制纵深目标。同时,步兵开始冲锋。
经一上午的激战,美军攻击部队七师三十一团的二营、三营损失惨重,将三十一团撤下去休整,换上第三十二团接着再战,一直打到黄昏,也未能攻下597.9高地。这完全超出范弗里特的事先设想,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中国军队竟然在美军飞机、大炮、坦克等优势武器装备攻击下,竟能坚守住这个弹丸高地。结果高地的争夺打成一场持久战、拉锯战。本来是一场预估6天的战斗,打成43天异常惨烈的大规模战役,这是双方将军们都没有想到的。
整个战役,联合国军共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一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并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
-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07条问答。
张计发老人当时是志愿军某部七连连长。
在上甘岭战役之前,他负伤暂时养病,由管理股副股长李四锁。
结果七连加入上甘岭战役时,张计发并没有赶到。
当时战斗特别残酷,10月14日凌晨3点半美韩军开始攻击,当时597.9高地阵地上是九连和八连的一个排。
然而,到了下午4点,差不多12个小时,九连仅仅剩下20个人,阵地丢了大半。
白天不敢反攻,当晚七连奉命攻打上去,收复阵地。
结果第二天天亮,七连经过一夜进攻,牺牲的就有80多人,代理连长李四锁牺牲,全连所剩无几,被迫放弃地表阵地退入坑道。
张计发听说自己连队已经开战了,不顾自己伤势没有完全恢复,立即要求回去。
然而,张计发赶到前线,七连刚刚从上甘岭撤下来修整。
张计发赶到七连以后,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个连队已经面目全非,牺牲的高达一百二三十人,余下的几乎人人带伤,还能继续作战的士兵极少。
整个连,几乎拼光了。
看到老连长以后,幸存的战士很多都哭了。而张计发老人回忆:我心里像刀扎一样,捶胸顿足,欲哭无泪。我毕竟是一连之长,是大家的老大哥、主心骨,我不敢哭,也不能哭,我要做的就是重建队伍,继续战斗,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第二天,上级给七连补充了一些战士。张计发开始很高兴,看到战士以后就呆掉了:有军警卫连、监护连的战士,炮兵连的骡马手,都没有任何战斗经验,有的甚至没怎么开过枪。
正常来说,既然七连马上还要作战,而自己损失又这么大,理应补充一些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怎么能让一群菜鸟去打这种艰苦的战斗呢?
张计发没有抱怨,因为:也可以看出我们部队的损耗非常大,上级只有这些兵了。
七连大体恢复了实力以后,又参加了10月30日夺回五圣山东麓咽喉的上甘岭597.9高地表面阵地。
这次战斗也非常惨烈,敌人火力很猛。
在七连前面的是四连和六连,四连发动冲锋时,遭遇了美韩军猛烈火网。
短短60秒,冲上去的四十多人中十多人牺牲,二十多人或者受伤或者被炮火压制的不能动弹。
四连攻不上去,六连接着上,也被敌人炮火压制,伤亡很大,六连长万福来(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被炮弹炸成重伤。
张计发带着七连再上,也同样被敌人炮火拦阻,最后连续冲击才勉强冲了上去。
当时上级只要求七连坚守阵地24小时,然而他们因伤亡太重,当时可以作战的只剩下20多人,坚守24小时基本不可能。
结果在解放军火炮的猛烈掩护下,七连奇迹吧的坚守了24小时,但只剩下8个人,全部是非战斗人员,包括:4名步话员、卫生员张乐、通信员邢志林、一名受伤的战士兰发保,加上连长本人。
可见,当时伤亡大到什么地步,整个连重新补充后,再次拼光了。
随后全连撤下来以后,张计发统计了伤亡数字,忍不住哭了。
七连本来是满员的160多人,第一次战斗以后补充了50多人,加起来前后一共220人。
两次战斗结束,仅剩下23人,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乌军阵亡超过10万人?俄乌战争中,双方真实的战损比如何
乌克兰阵亡估计不少于二十万人,按照1:4的死伤比,80万负伤,估计100万伤亡人数;所以乌克兰搞了6轮征兵。俄罗斯阵亡不低于3万,伤亡15万,差不多是俄罗斯全部投入的俄军了,因此,没死的俄军全部回国养伤去了,导致由民兵防守的哈尔科夫陷落;所以,必须俄罗斯必须紧急征兵30万。
从预备役兵员看,俄罗斯还有一千万,而乌克兰已经征召老人和妇女了,完全没法比。乌克兰失败就在眼前[奸笑][奸笑][赞][赞]
这个问题,是没有具体数字报道的,即是报道的真实性也是很怀疑的,我只是固计的。
从开战初期,乌克兰的伤亡是肯定大一些,但从9,10月份乌克兰开始反攻,两家的伤亡可能持平,总体来说乌克兰的伤亡是大一些,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伤之人数大约是8:10左右,但乌克兰死了很多雇用兵,如果减去乌克兰的雇用兵伤亡,那俄乌的伤亡大约是差不了多少的。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朝鲜战争伤亡情况的问题全部解答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的话,请收藏关注本站,这里将更新更多关于朝鲜战争伤亡情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