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创新的“中国答卷”:从产业链升级到投资布局
今年,由中国企业研发的一款治疗血液肿瘤的CAR-T细胞疗法“西达基奥仑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款药物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而在其背后,是极高的研发壁垒和复杂的全球分工体系。
当前,中国已成为这一分工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我国在全球创新药产业中的定位逐步向高价值量的研发设计领域升级,这正是我国产业升级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创新药相关指数今年以来集体走强,其中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95%,备受市场关注。目前,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联接基金A/C:024328/024329是市场上唯一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产品,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港股前沿创新药企。
揭秘创新药产业链
这款CAR-T细胞疗法“西达基奥仑赛”只是创新药价值的冰山一角,从更广的维度看,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7770亿美元,预计增长至2024年的1.1万亿美元。这一庞大市场的运转,依赖于高度专业化的全球产业链分工。
图:2024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创新药的研发链条是一条充满风险的旅程,平均需要10多年时间和20多亿美元的投入。这一过程始于药物发现阶段,科学家们首先通过疾病机制研究、靶点识别与验证等步骤确定候选药物;随后进入临床前研究,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人体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最耗时耗资的是临床试验环节,分为I、II、III期,需要数千名患者参与,以全面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成功上市后,还需进行IV期临床监测,进一步收集真实数据。
整体来看,创新药产业的价值分布呈现典型的“微笑曲线”特征——高附加值集中在研发设计和市场推广两端,而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利润相对较薄。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创新药产业中的定位逐步向高价值量的研发设计领域升级,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中国优势产业崛起之路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5月,海外药企从中国采购的创新药专利金额达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更关键的是,多个授权项目处于临床前或I期阶段,交易阶段显著前移,证明了国际巨头对中国源头创新能力的认可。
这种“技术出口”已成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主流路径,其在今年的爆发式增长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体系中地位的显著提升。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4年底全球前20个热门靶点上,中国在全球热门靶点中的贡献度最高,有18个靶点的药品数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东吴证券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到55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1%。
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化突破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中国产业升级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与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产业相似,创新药产业正展现出典型的“中国优势产业”特征:基础创新能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配套完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如何把握本轮医药行业投资机遇?
医药板块具备较高的研究壁垒,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单个“爆款”,不妨考虑用ETF编织一张覆盖产业龙头的投资网络。
当前,易方达基金旗下已拥有较为完善的医药产品线,既包含能够表征A股、港股、美股市场医药资产整体表现的指数产品,也包含创新药、生物科技、医疗等核心赛道,为投资者配置医药行业提供了体系化产品矩阵和综合解决方案。
易方达基金医药产品线布局
例如,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联接A/C:024328/024329是市场上唯一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产品。该指数日前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医药外包企业,更纯粹地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有效表征本轮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修订规则生效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成为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在A股市场上,还有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联接基金A/C:019666/019667等产品,覆盖创新药全产业链,汇聚了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A股创新药主力军。
此外,投资者也可以关注医药ETF(512010,联接基金A/C:001344/007883,这是目前唯一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的产品、规模超200亿元,该指数聚焦A股医药卫生行业龙头,全面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未来健康产业细分环节;港股通医药ETF(513200,联接基金A/C:018557/018558则聚焦港股通范围内的医药卫生行业龙头,包含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关键领域,产品规模超20亿元、在同标的ETF中居首。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