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 all in!押注式投资的是非成败
在A股结构化行情的持续催化下,公募产品“押注式”投资的打法又热闹了起来。
从二季度基金最新持仓来看,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在基金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投向,业绩比较基准也多为沪深300等常见的宽基指数,然而基金持仓风格却极为“大胆”,不仅重仓股集中在单一细分板块,重仓股的持股集中度更是远高于相近主题的指数产品。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部分中小公募为了盘活旗下主动权益产品,采取赛道式投资的打法,以博取锐度、吸引资金。此类产品的基金合同以及业绩比较基准往往无明确指向,一旦投资转向,很可能给持有人带来伤害。后续随着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进一步强化,此类产品或通过细化业绩比较基准,为持有人提供更明确的投资预期。
“翻倍基”由何而来
以某“翻倍基”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该基金成立时间尚不足一年,基金单位净值已实现翻倍。翻阅基金合同等资料发现,该基金为全市场选股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权益部分由沪深300指数、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构成,并无明确的投资指向。
梳理今年基金一季报、二季报持仓发现,该基金瞄准创新药赛道,前十大权重股全部为创新药标的,并且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逾80%,二季度末更是超过95%,重仓股的持股集中度远超一众创新药指数基金,且多只重仓股的权重打到了10%的“红线”上下。
在该基金二季度末的重仓股中,不乏“四倍股”“三倍股”“翻倍股”,大胆地集中重仓持股,使得该基金一跃成为“翻倍基”。
另有某中小公募机构旗下的主动权益基金,虽然业绩比较基准也是沪深300指数,但该产品已经很明显地被“改造”为黄金股“概念基”,前十大权重股几乎全部为金矿开采公司,前八大权重股的权重均在9%以上,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持仓权重接近90%。在此前黄金股行情催化下,今年以来该基金涨幅超30%。
赛道打法也有失利
“押注式”赛道打法有重仓创新药、黄金股的成功案例,也有重仓其他弱势板块的失利案例。
例如,某中小公募旗下的主动权益产品从2024年开始锚定地产板块,今年二季度末其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城建发展、陆家嘴、滨江集团、保利发展等地产股,合计权重超85%,前七大权重股的权重都打到10%的“红线”附近。由于地产板块整体趋弱,该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为负。
此外,还有主动权益产品全面“拥抱”白酒股。截至二季度末,某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囊括了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五粮液等知名白酒股,合计权重也在85%以上,前八大重仓股的权重都在10%的“红线”附近。
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消费板块表现低迷,该基金今年以来跌幅仍在8%以上。该产品的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表示,当前该基金投资以白酒行业标的为主,股市赚钱效应仍值得期待,长期来看白酒行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重仓地产股、白酒股的两只主动权益基金,跟踪的业绩比较基准权益部分同样是沪深300这一宽基指数,如此看来,持仓相较于业绩比较基准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
“赛道属性”难以掌握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行业调研中了解到,部分中小公募机构为了盘活旗下的主动权益基金,会选择将其改为专攻热门赛道的类工具产品,这是博取锐度、吸引投资者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中小公募机构比较流行的做法。
“很多中小基金公司为了搏一搏,会通过赛道式的打法来提升产品锐度,吸引规模,再配合提前披露季报等一系列打法,但很多时候未必会奏效。比如,基金管理人能不能坚持这个赛道不动摇,如何在同类产品激烈的竞争中存活等,有时候赛道行情回调下来,很多基金管理人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某中小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由于此类产品跟踪的往往是沪深300等宽基指数,并且基金合同没有明确标注资金投向,投资者想要识别出这些产品的“赛道属性”,只能通过定期披露的基金季报中基金经理对投资策略的阐述以及重仓持股情况获悉,而在这中间可能存在较大的信息差。
“这些产品可能突然一段时期持仓一下就变了,其实对持有人是有很大伤害的,尤其以前没有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这种持仓变化是很容易操作的。”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这样的情况,已经到了改变的时候。《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切实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公募行业进一步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此类产品可能会通过精细化业绩比较基准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投资方向,让投资者掌握明确的投资预期。同时,这会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布局前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持仓相比业绩比较基准更加聚焦细分赛道,则需要基金管理人承担相应的风险。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