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推动肿瘤规范化诊疗 “肺癌规范化诊疗湖北模式”将在全省推广

推动肿瘤规范化诊疗 “肺癌规范化诊疗湖北模式”将在全省推广

  财经7月31日讯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随着肺癌诊疗水平提升,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有提升,但全国不同地区肺癌诊治水平仍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我国肺癌患者生存进一步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高包括癌症在内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落实的关键阶段,如何有效推动肿瘤规范化诊疗,全面提升诊疗水平,是我国肿瘤防治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日前了解到,2021年,随着我国肺癌质控专委会成立,正式启动了国家肺癌等单病种质控工作。省级质控中心通过因地制宜的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其中,湖北省通过依托国家癌症中心肺癌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以及湖北省肺癌多学科诊疗示范、规范和基层中心的建设,致力于构建一套标准化、规范化且可复制的肺癌诊疗与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以肺癌诊疗质控指标为核心,旨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肺癌规范化诊疗湖北模式”,从而确保肺癌诊疗的质量与安全,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体系我们已经差不多搭建完成,也进行了经验总结工作。下一步就是要聚集更多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宋启斌教授表示,这里的“资源”主要指的是专家资源,由于每家医院都面临人才有限的问题,所以要借助学术组织资源来推动。

  据了解,2021年5月,湖北省323肺癌质控专委会经过严格遴选,对首批12家县域肺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建设试点单位进行了授牌仪式。“基于这几年在有条件医院开展的试点工作,我们将在省内继续推进。首先,要将现有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同时进行迭代升级。过去我们称之为多学科诊疗,现在国家将其命名为专病中心,这就是湖北模式的2.0版本。”

  据介绍,湖北省将肺癌规范化诊疗整个流程概括为“防、筛、治、管、研”。“防”是指预防;“筛”包括早筛和机会性筛查,以及由国家出资开展的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治”是指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管”指的是全过程的管理;“研”则是科学研究。“这里的‘管’是指治疗后的管理,即出院后的随访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患者不仅需要康复,还需要心理支持。因为接受过抗肿瘤治疗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心理问题,也有部分患者需要专业帮助。”宋启斌教授表示,湖北省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的提升(2022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47.5%,与这一体系建设不无关系。只有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优质资源下沉并对县域医师持续能力提升,才能达到国家质控指标要求,最终实现每天诊疗的规范化。另外,在国家层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针对肺癌诊疗中的难点,制定并更新了专家共识和指南,还组织了解读和巡讲活动,推动相关知识的传播和落实。“随着未来更多数据的积累,这些工作预计将对中国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宋启斌教授透露,试点医院通过将质控指标与医保支付挂钩,使多学科诊疗(MDT参与率在一年内提升了38%。“从战略层面来看,国家已经绘制了蓝图,提出了愿景和目标。我们要做的是将这幅蓝图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愿景的实现,把‘愿景图’变成‘实景图’。”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