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会议、两张反对票、三大阵营 美联储罕现裂痕
一场会议、两张反对票、三大阵营,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
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如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至此,美联储已连续五次货币政策会议决定“按兵不动”。
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美联储内部“暗流涌动”。本次会议投票结果为9票赞成、2票反对,1位理事缺席未投票,其中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两位理事公开“唱反调”,支持降息25个基点。这也是自1993年以来,美联储理事首次有两名成员投反对票。深入分析可知,美联储内部已明显分化为激进派、中间派和观望派三大阵营。面对内部愈演愈烈的分歧,以及外部政治与经济数据的加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如何施展“平衡术”?降息时点何时到来?重重问题待解。
美联储连续五次维持利率不变
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
相较于6月议息会议会后声明,本次声明将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修改为“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有所放缓”,若后续数据延续这一趋势,将为未来降息提供依据。此外,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的判断删除,保留“仍处于较高水平”的表述,美联储通胀和就业的双重目标仍然面临风险。
与声明相比,本次会议的投票结果或许更有看点:9票赞成、2票反对,1位理事缺席未投票。其中,反对票来自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两位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米歇尔·鲍曼,他们倾向于支持降息25个基点。这也是自1993年以来,美联储理事首次有两名成员投反对票。
实际上,早在会前,市场对“不降息”就已充分定价。因此,在会议结果基本明确的背景下,市场更多试图“管中窥豹”,探究美联储如何平衡明显的内部分歧与外部压力,稳定市场预期。
对于降息时点的博弈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在利率决议公布前不久,特朗普还预测,美联储此次可能不会降息,但“听说9月要降息”。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也被问及降息时点相关问题。鲍威尔未就9月降息给出指引,并强调需要更多数据来确认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效果。
在鲍威尔的“鹰声”之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略有降温。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当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为45%,而在一天前还超过63%。
由此,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降息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
“尽管鲍威尔在会后发言中态度偏鹰,但我们认为本次会议的总体基调仍然较为中性。”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随着关税政策的影响路径逐渐清晰、经济与就业下行压力加大,年内仍有望实施1到2次降息,9月降息的概率有所下降。
有意思的是,中金公司研究部两个团队分别发表了各自不尽相同的观点,折射出美联储降息前景的扑朔迷离,以及市场看法随美联储内部一同走向深度分歧。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团队在研报中表示,美联储采取行动的条件正在成熟。只要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路径基本确定,美联储就可以提前行动。因此,从目前的关税谈判进展看,9月降息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金宏观经济分析师肖捷文团队则认为,市场或低估了美联储坚持独立性的决心。美联储尚未做好降息准备,美联储或难以在9月降息。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考验
过去三十余年间,美联储议息会议鲜有来自理事的反对票。美联储政策决策常常展现出高度一致性,而这正是确保政策延续性以及维护美联储主席权威的体现。
达拉斯联储前主席卡普兰曾表示,美联储就像一艘“超级邮轮”,不会轻易转向,这反映出一种机构特权,即管理预期和限制不稳定因素。
不过,本次“唱反调”的两位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米歇尔·鲍曼做出此举并不意外。早在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以来,沃勒已数次公开表明自己的鸽派立场,鲍曼本月稍早曾呼吁尽快降息。
二人打出“明牌”,公开反水,美联储内部分歧已然摆上台面,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卷土重来。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尼克·蒂米劳斯表示,目前美联储内部已明显分化为三大阵营:以沃勒和鲍曼为代表,呼吁立即降息的“激进派”;等待更多数据再行动的“中间派”;支持等看到明显经济疲软才行动的“观望派”。
“本次罕见地有两名官员反对维持利率不变,要求立即降息。这些反对意见凸显了,在讨论关税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时,美联储决策者的共识正在破裂。”尼克评论称。
因此,鲍威尔的“鹰派”表态或有出于传递“美联储决策独立于政治”这一信号的考量,为降息预期降温。
鲍威尔任期临近结束,未来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独立性的担忧可能进一步发酵,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随之上升。历史经验表明,央行独立性是稳定通胀预期与维护市场信任的关键因素。“即使面临财政主导压力上升与政治干预的风险,美联储仍倾向于以审慎态度推进降息进程,以维护政策独立性,稳定市场预期与制度信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