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教平台 | 华厦眼科携手上海大学共建附属医院,共筑眼科创新与转化新高地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宏伟蓝图下,8月30日,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与上海大学落实战略合作,旗下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正式挂牌上海大学首家眼专科附属医院,同时成立“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眼科研究所”“上海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创新平台,双方将通过优势资源互补,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合力打造眼科医疗创新高地,共同探索眼科医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仪式现场,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教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上海市爱卫办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以及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刘祖国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领导张昊志,集团业务副总院长、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集团上海区域总经理柏承亮,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总经理胡剑徽以及数十家媒体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从春担任仪式活动主持。
强强联合,构建国家战略下的眼科创新体系
上海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生物医药工程、生物材料、智能医学等前沿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始终致力于前沿科技的创新与转化。华厦眼科作为深耕眼科领域二十余载的连锁医疗集团,已构建完整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此次旗下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正式挂牌上海大学附属医院,标志着上海大学优质的科研教育资源与华厦眼科深厚的临床实践将实现高效对接融合。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此次与华厦眼科共建附属医院和眼科研究所是上海大学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工交叉和产学研融合的关键举措。双方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创新与企业临床资源优势,聚焦疾病机制研究、精准诊疗技术、智能医疗器械等前沿议题持续突破,实现“科研赋能临床、临床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构建“科研-临床-产业”无缝衔接的创新生态,共同推动眼科诊疗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刘志敏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医工交叉是未来医学创新发展的关键方向,上海大学与华厦眼科的深度合作,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教协同的重要实践,充分体现了上海大学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前瞻布局,也展现了华厦眼科在眼科领域的专业实力与社会担当。期待双方不断凝聚智慧,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出丰硕成果,共同助力国家教育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领导张昊志表示,与上海大学建立深度校企合作,是集团贯彻落实国家医教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眼科专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华厦眼科及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将以此次合作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及患者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华厦眼科已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四十多所院校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共建合作关系。2025年上半年,旗下9家医院获院校产教融合平台挂牌,通过校企合作平台,集团专家共有 14 人次受聘高校荣誉职务,并为旗下22家医院提供校企合作专项指导,进一步丰富了产教融合平台内涵,推动了眼科医疗人才及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和技术革新。
医工交叉,打造眼科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
仪式上,“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眼科研究所”同步成立。该研究所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新型材料等前沿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校方向华厦眼科开放共享全国一流的医工交叉实验室,企业则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双方共同开展眼科及相关学科研究,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共享成果”的创新型合作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刘祖国教授表示,期待依托上海大学强大的科研平台和人才优势,共同攻关眼科领域技术难题,加速创新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同时将华厦眼科丰富的临床资源转化为培养未来眼科英才的沃土,为培养高层次眼科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人才共育,构建高水平眼科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强则学科强,人才兴则行业兴。人才培养是本次合作的重要内容。仪式上,上海大学正式聘任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刘祖国教授、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席孙兴怀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为特聘教授;同时,上海和平眼科医院的10位专家分别获聘教授、副教授。双方将共同构建高水平人才梯队,携手打造眼科医学教育与科研创新高地。
当天,“上海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及“上海大学实习基地”同步揭牌,致力于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双方将通过资源互动、人才共育,共同申报课题和项目、共享成果,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我国眼科领域储备兼具临床能力与科研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周行涛教授表示,校企合作对于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将有力推动临床医疗、学科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期待未来上海大学与华厦眼科共同探索眼科领域“医教研”协同育人新路径,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眼科人才,为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公益行动,创新眼健康服务普惠新模式
以公益之心,暖校友之情;以专业之光,亮前行之路。此次合作不仅着眼于学术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更将公益关怀延伸至更广泛的教职工及校友群体,创新眼健康服务普惠模式。
活动现场,双方共同启动了“上海大学全生命周期眼健康关爱项目”。未来,上海大学附属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将定期安排眼科健康服务进校园,同时为师生及校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和专属就诊休息室。
郭海科院长表示,这种创新性的公益服务模式,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普惠共享,未来双方还将联合举办校园眼健康公益筛查与科普讲座,联合开发社会培训项目,共同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延,服务基层群众。
从挂牌成立附属眼科医院,到构建人才共育体系,再到共建科研学术平台,此番与上海大学的携手,不仅是华厦眼科布局“医疗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更是双方响应时代要求、打破学术壁垒、贯通产学研用的一项前瞻性战略部署。通过以临床问题驱动科技创新,以创新成果反哺临床诊疗,形成从需求到研发、从成果到应用的价值闭环,为眼科医疗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未来,华厦眼科将继续秉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拓展与高校、产业及社会各界的多层次合作,通过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推动更多前沿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一线,让创新成果切实惠及广大患者,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眼健康作出持续贡献。(图片由华厦眼科提供 授权财经使用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