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破译石斛寡糖密码 植物医生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财经9月7日讯 近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政府公布《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决定》,由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重要药食兼用资源精准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该获奖项目聚焦云南特色药食兼用资源的高效开发,为破解当地珍贵植物资源‘价值低估’难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
“科技创新要把‘看不清’变成‘说得清’”
云南的群山里,草木皆有灵。石斛、三七、天麻、核桃……这些伴随民族医药传统的珍贵资源,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但在现代产业化进程中,它们常常面临“价值被低估”的困境:有的被粗放利用,有的附属产品甚至被弃之不用。
如何让“绿色财富”真正焕发价值?来自云南农业大学、普洱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医生等机构的科研工作者,聚焦石斛、核桃、三七等重要药食兼用资源,历经10余年产学研攻关,建立功能因子定向发掘及精准结构表征技术,揭示量效构效关系和分子机制;突破复杂基质中功能因子高效生物转化富集技术,构建定向调控的生物增效制备体系;创立多维功能因子活性保持及稳态化递送技术,开发高值化健康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科研工作者深入发掘并在技术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
通过这套体系,大分子蛋白被分解为小分子活性肽,便于人体吸收;难利用的多糖被转化为活性低聚糖,生物利用度提升;易衰减的多酚类物质通过转化和修饰,实现稳定性和功能双提升。一整套“精准制造”路径由此铺开,为药食兼用资源产业高质化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引领以健康功能为导向的精准制造与增效利用新方向。
云南省科技厅表示,项目成果经第三方评价,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授权国家专利87件,发表论文174篇,制定标准15项,创制健康产品51个。项目在药食兼用资源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04.85亿元。
“科技创新,就是要把‘看不清’变成‘说得清’。”这些成果不仅填补了药食兼用资源精准制造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云南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田洋表示,这一成果,不仅是云南在药食兼用资源研究上的重大技术突破,也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健康产业发展和百姓健康生活提供了坚实支撑。
“技术突破必须在产业发展中落地生根”
技术突破的价值,必须在产业发展中落地生根。
缺乏功效突出、功能明晰的原料物质是国产化妆品最突出的短板,植物医生于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依托研发中心的科研团队与技术平台,结合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知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挖掘功效显著、功能明确的天然护肤活性物质。
科研团队运用多组学手段,开展抗炎、抗氧化、改善皮肤细胞功能因子分泌等活性筛选,深入发掘铁皮石斛护肤功能物质和作用机制,成功从铁皮石斛中提取高活性石斛寡糖,科学解锁了石斛活性精萃的护肤密码,并证实其抗衰老功效,成功应用于植物医生“石斛兰”系列产品中,相关成果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突破不仅攻克大分子渗透难题,更标志着我国在石斛寡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植物医生在云南文山州广南县的石斛种植基地
据植物医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石斛寡糖专利已获欧洲授权。依托此研发成果生产的原料为“石斛兰”系列护肤品的核心功效成分,且根据2023年第三方数据机构欧睿咨询认证显示,植物医生石斛兰护肤产品已认证为“全球石斛兰护肤品零售额第一”。有力推动中国特色植物原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创新应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发展树立典范。
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