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国联民生证券胡又文:从“定力”到“魄力”——四中全会布局发展新范式

国联民生证券胡又文:从“定力”到“魄力”——四中全会布局发展新范式

  全球格局风云激荡,中国的发展战略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升级。四中全会清晰昭示,国家的整体姿态正从“保持定力”的沉着应对,转向“敢于斗争”的主动向前。这一重大转变,背后是科技自立自强所铸就的战略“底气”,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所拓展的博弈空间,亦是民生工作“务求实效”所凝聚的社会共识。它不仅定义了“十五五”的航向,更勾勒出中国在压力下突围、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系统路径。

  面对全球局势的动荡,我国正从“保持定力”转向“敢于斗争”,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的关键转变。对比五年前“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的表述,本次全会更加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一战略姿态转变的“底气”,源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置于目标次序前两位,说明科技自主已成为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掌握战略主动权的根本支撑。同时,全会明确要求“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旨在强化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引领作用,其中“航天强国”作为新增目标,正是中国在前沿新兴产业率先落子、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步。

  与五年前相比,“高水平对外开放”也被赋予更核心的战略角色。相较于五年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次序骤然提升,且定调也从基础的“实行”转向更进取的“扩大”。这不仅是对既往成果的肯定、解答了中美经贸摩擦期间出口保持韧性的关键,也为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塑造外需新动能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略艺术。

  此外,新阶段的民生部署更聚焦、更务实。其基调已从五年前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转向“切实抓好”,全会公报中“加强”、“加大”、“确保”等词高频出现,要求直接“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标志着民生工作导向从“建机制”转为“见实效”。这一导向体现在部分民生问题的关键升级上:比如就业被置于更优先位置,并明确“加大欠薪整治力度”;又如将五年前“人口老龄化”升级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涵盖素质与结构的全面优化,体现了对新发展阶段关键矛盾的精准把握。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