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ETF经纪业务竞争格局生变
《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上交所、深交所于近日向机构下发了9月份券商经纪业务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成交额等关键运营数据。这一数据不仅是衡量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洞察券商ETF业务竞争格局的关键指标。
整体来看,9月份,ETF市场延续高景气度,规模扩张与交易活跃形成双轮驱动态势。从沪深两市数据来看,沪市ETF总市值突破4万亿元、深市ETF总市值突破1.6万亿元,同时市场体量与流动性均实现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券商业务布局的竞争愈发激烈,纷纷加大在ETF领域的投入,头部券商之间的角逐尤为引人注目。
头部券商竞争激烈
沪市方面,截至9月末基金产品共935只,资产管理总规模40881.95亿元。其中,ETF共760只、总市值40003.11亿元,环比增长7.65%;当月ETF累计成交金额75383.12亿元。深市基金产品共841只,资产管理总规模16638.58亿元。其中,ETF共555只、总市值16255.16亿元,环比增长14.93%;当月ETF累计成交金额27674.53亿元。
在ETF成交额的核心竞争赛道上,头部券商的座次迎来微妙变化,行业集中度维持高位的同时,内部竞争日趋白热化。以上交所公布的券商经纪业务ETF成交额排名为例,9月份,中信证券以11.24%的市场占比跃居行业第一;华泰证券则以11.09%的微弱差距紧随其后,头部两强的市场占比仅相差0.15个百分点,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国泰海通以9.45%的市场占比稳固第三席位,与前两名形成第一梯队的核心阵营。同时,由华宝证券、东方证券、中国银河组成的第二竞争梯队排名未现显著调整,这3家券商当月的市场占比均突破4%。
若以ETF持有规模这一衡量券商长期业务实力的“硬核指标”来看,市场头部集中的特征同样表现得十分明显。从沪市数据来看,截至9月末,中国银河以22.75%的市场占比稳居ETF持有规模榜首,领先优势较为明显;申万宏源证券紧随其后,以16.74%的占比位列第二;值得关注的是,国泰海通当月实现排名跃升,以8.04%的市场占比跻身第三。
细分赛道突围是关键
不同于头部券商在整体规模上的突出优势,部分中小券商凭借营业部的深度运营与互联网渠道的精准发力,在细分领域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竞争力。
从营业部层面观察,ETF成交额的竞争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化特点。沪市方面,9月份,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以4.72%的成交额占比位居榜首,该营业部自今年以来单月成交额始终稳居沪市营业部第一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中信证券深圳深南中路中信大厦证券营业部与东方证券常熟李闸路证券营业部,成交额占比均突破2%,分别为2.97%和2.17%。
深市方面,在经纪业务个人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名营业部中,东方财富证券凭借互联网渠道优势独占9席;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分别有4家、3家营业部上榜,表现同样亮眼。而在机构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名营业部中,华泰证券与中信证券各有6家、5家营业部入围,凸显了头部券商在机构服务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客户活跃度这一维度上,ETF交易账户数量的统计数据呈现出了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态势,科技属性较强且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头部券商表现尤为亮眼。聚焦9月份沪市券商经纪业务ETF交易账户数量的排名情况,华泰证券凭借10.29%的市场占比继续稳坐头把交椅;东方财富证券则依托其互联网渠道的显著优势,以9.94%的占比紧随其后;而国泰海通也成功跻身第三位,市场占比达到了6.24%。
对于券商而言,ETF业务已成为经纪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把握ETF市场机遇应聚焦于产品布局、交易服务与投资者教育三位一体的能力建设。在产品端需加强与基金公司的合作,积极参与ETF做市与创设,提升对稀缺主题的覆盖能力,形成特色产品矩阵。同时,交易服务是核心竞争力,应优化交易系统低延迟性能,提供智能定投、网格交易等工具,并通过算法交易提升大单执行效率,吸引机构与高净值客户。此外,投资者教育是扩大用户基础的关键,券商应利用投顾团队普及资产配置理念,引导客户将ETF作为长期配置工具而非短期交易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