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补齐新能源车险短板需要多方合力

补齐新能源车险短板需要多方合力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新能源车险作为其重要的配套服务,却面临着多重发展困境,如今这一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四部门联合推出21条举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也联合推出“车险好投保”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这些举措犹如及时雨,直击新能源车险长期存在的保费高、投保难、赔付率高等痛点,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维修成本高,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等问题,让新能源车主和保险公司陷入两难。根据数据披露,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但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达57亿元,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高赔付率车系有137个。

  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新能源车智能化、一体化程度高,维修时往往需要成套更换配件,维修成本自然居高不下。而且新能源汽车营运占比高、车主年轻化、驾龄短,再加上提速快、噪音小等特点,导致出险率相对燃油车较高。此外,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与车辆风险不匹配,也加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

  上述四部门联手推动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无疑给承保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解决方案。在此机制下,“车险好投保”平台于1月25日正式上线。首批接入10家保险公司,第二批约20家财险公司于2月接入。只要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渠道投保遇到困难,就可以通过该平台链接保险公司投保,且保险公司不得拒保,真正实现了“愿保尽保”,给车主吃下“定心丸”。

  从长远发展前景来看,新能源车险市场充满机遇。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猛增,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榜首,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突破1200万辆。照此趋势,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不断攀升,为新能源车险市场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有预测表明,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有望达到1865亿元,2030年更是可能涨至 4541亿元。

  确保车险市场稳步增长,让消费者安心购车、用车,仍需要行业下更大力气解决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题。一方面,车企应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共享车辆技术参数、使用数据等,帮助保险公司建立更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实现精准定价。另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新能源汽车保险标准和理赔规范,降低保险公司运营风险。同时,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维修体系,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赔付压力。

  在政策激励下,未来险企有望推出更多契合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创新保险产品,比如“基本 变动”的组合型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车电分离”模式下的新型商业险,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同时,保险公司加大力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将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风险,制定个性化保险产品和定价策略,加快理赔速度,降低运营成本。

  需要认识到的是,新能源车险绝非简单的保险产品,是连接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纽带。在新能源汽车迈向主流的征程中,重视并不断完善新能源车险体系,是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交通愿景的必然选择,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新能源车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中发挥更大价值。

孟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