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李耀柱:关注AI产业链 采用哑铃策略把握投资机会
近期,港股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南向资金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对此,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基金经理李耀柱认为,当下港股具备一定估值优势,在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全球进入降息周期以及多重产业趋势向好的大背景下,其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在投资组合构建方面,李耀柱坚持稳定性优先的原则,借助高分红资产与成长型标的的动态平衡,有效控制组合波动并捕捉潜在机会。在他看来,随着AI技术的迅速迭代,互联网、芯片制造、手机、汽车制造商以及推理端算力等板块有望乘势而上。此外,边际需求改善叠加自身行业出清,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或将显现。
港股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近三个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超3200亿元。在李耀柱看来,这一现象背后是宏观经济周期与市场结构性因素共振的结果,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历史经验显示,在全球降息周期中,新兴市场的整体表现往往优于成熟市场。这是因为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时,新兴市场通常会同步降息,而新兴市场经济受货币宽松政策的影响更大,向上的弹性也就更大。”李耀柱分析道。
李耀柱认为,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二是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电动车等领域的产业趋势。“港股的头部公司普遍重视股东回报,资金偏好于高分红、高治理质量的标的,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李耀柱说,当前港股高股息资产的股息率普遍在5%至6%,在低利率背景下,其配置价值愈发凸显。
李耀柱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加强对宏观层面的前瞻性研究。当前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加码,而外围市场风险已被市场较为充分地定价,这些积极因素或对港股市场形成有力支撑。
捕捉成长机会 不忘控制风险
回顾广发沪港深新起点的历史持仓可以发现,李耀柱近三年做了一些比较关键的调整,风格上经历了从成长到价值,再从价值偏向成长的转变过程。“2023年,组合更侧重防御,以高分红公司为主;2024年则更积极地布局由AI驱动带来的成长投资机会,重点加仓了互联网板块。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以控制风险为首要目标。”李耀柱说。
回顾2024年以来的调仓操作,李耀柱表示主要基于两大研判:一是过去两年高分红板块的估值已显著抬升。与此同时,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利好成长型公司。二是随着AI的发展从基础设施迈向应用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与场景优势有望被重估。因此,2024年底,他显著提升了港股互联网板块的持仓,为组合表现带来了正向贡献。
谈及未来的组合管理思路,李耀柱表示,将继续采用哑铃策略,以控制整体波动为首要目标。为此,他力求均衡配比稳健型资产和成长型资产,并适当提升成长型资产的仓位,以捕捉更多市场机会。在成长型资产内部,他也强调均衡配置,通过分散投资于多个相关性较低的产业,争取提升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稳定性,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具体而言,李耀柱表示,会重点关注当前受益于人工智能的方向,包括互联网、芯片制造、手机、汽车制造商。与此同时,港股消费公司的边际需求在改善,叠加自身行业出清,相关行业可能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例如,在新消费以及以旧换新政策下,家电、汽车、手机等板块,以及电动车、消费电子、潮玩等结构性机会都值得关注。
关注AI产业链投资机会
近期,DeepSeek在海内外爆火,引发了市场重新审视AI投资逻辑。对此,李耀柱也分享了对于AI领域的思考。他表示,Deepseek能够降低训练成本,主要是基于两个层面的优化:一是使用高质量数据穷举语言的逻辑性,通过强化学习寻找思维链,突破了传统的堆算力模式;二是在硬件和代码层面进行优化,以更高效的算法搬运数据,提升了计算效率。
“科技的发展如同堆积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李耀柱认为,当前AI大模型对于文字、语言、图片的学习已进入成熟阶段,继续向上提升的边际效能在较低。未来,人工智能将向更高维度发展,更多地从物理世界及现实场景汲取数据进行学习,例如基于物流工厂、自动驾驶等真实场景的数据。“正如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李耀柱说。
对于DeepSeek等AI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他认为,短期内算力供给格局或发生变化,由预训练端转向推理端。从长期来看,多模态应用的逐渐落地会产生更海量的声音、视频、现实模拟等数据集,需要庞大的算力作支撑,届时AI训练模型又会从后训练端回到预训练端,AI算力需求整体将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并贯穿整个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
具体到AI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李耀柱表示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推理端的长期算力需求,或将利好国产芯片、半导体相关领域的公司。其二,当前人工智能模型在文本与数据处理方面,实现了推理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降低,拥有庞大用户和专业数据的互联网公司以及智能汽车和手机制造商等端侧公司,都将从中受益。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