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  > 通化东宝三位副总经理“集体”辞职 公司去年净利润断崖式下滑

通化东宝三位副总经理“集体”辞职 公司去年净利润断崖式下滑


  3月31日,通化东宝宣布,公司三位副总经理辞职。在此之前不久,通化东宝刚刚公布了一份并不理想的业绩预告单,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下滑99%。

  三位副总经理同日辞职

  3月31日,通化东宝宣布,董事会近日收到副总经理Du Zhiqiang(杜治强)、苏璠、陈红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具体而言,Du Zhiqiang(杜治强)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通化东宝副总经理的职务。辞职后,Du Zhiqiang(杜治强)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苏璠、陈红因公司组织架构及管理分工安排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苏璠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陈红担任公司其他职务。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以及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Du Zhiqiang(杜治强)、苏璠、陈红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其中,Du Zhiqiang(杜治强)主要研究涉及内分泌代谢、心血管及肿瘤等治疗领域,于2021年9月入职通化东宝,同年11月被聘任为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研发工作。入职通化东宝前,其曾先后在诺华(中国)研发中心、强生制药中国研发中心、安进亚太研发中心等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履职,还曾担任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

  2024年半年报显示,通化东宝的副总经理共有5位,包括张国栋、张文海、苏璠、陈红、Du Zhiqiang(杜治强),上述人员2024年1-6月的薪酬分别为76.66万元、76.66万元、66.25万元、30.86万元、96.60万元。通化东宝并未在公告中披露新的副总经理人选。

  去年净利润下滑99%

  在此次人事变动之前,通化东宝更正了业绩预告,在和甘李药业的商标侵权诉讼中,被判赔偿超6000万元,也让其业绩雪上加霜。

  1月20日,通化东宝发布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052.77万元,同比减少约96.53%。通化东宝称,此次业绩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一轮胰岛素集采在全国各省市开始陆续落地实施,公司各胰岛素产品中标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公司商业客户对库存进行控制与调整,对公司发货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销售收入下滑。BioChaperone Combo研发项目终止,计提了大额减值损失也是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

  仅一个月后,2月26日,通化东宝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其净利润降幅进一步扩大至99%。通化东宝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64.21万元,同比减少约99%。业绩预告更正的主要原因为,2021年1月,甘李药业起诉公司及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长舒霖”甘精胰岛素侵害其“长秀霖”商标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一案,终审判决通化东宝应赔偿甘李药业经济损失、维权合理开支、诉讼费等各项费用共计6131.21万元。

  对于业绩问题,通化东宝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受到集采等短期或一次性因素影响,业绩短暂承压,但三季度营收已迅速恢复,未来随着新一轮集采的深入执行,以及此轮周期执行到2027年底,公司有望持续受益集采协议量增加,以及胰岛素类似物放量带来的双重红利,推动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恢复与增长。

  首创证券也指出,在集采结果落地后的首个季度(2024年3季度),通化东宝三代胰岛素销量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本次胰岛素集中采购周期自中选结果执行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公司胰岛素产品无进一步降价压力,在价稳量增的基础上,公司收入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此外,随着三代胰岛素放量,收入体量增加后销售规模效应体现,减值、发货节奏变化等短期业绩扰动因素消除,2025年起主业利润率将恢复,业绩有望迎来反转。

  4月2日,就此次人事变动的原因及影响,通化东宝方面回复新京报记者称,目前,公司董监高团队整体相对稳定。本次人事变动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针对业绩及如何改善经营业绩状况的问题,通化东宝表示,虽然2024年公司业绩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承压,但第三季度起营收已迅速恢复,预计2025年公司持续受益于集采,以及胰岛素类似物持续放量带来的双重红利,推动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恢复与增长。公司也将持续推动已上市的GLP-1、SGLT-2、DPP-4类新产品的销售。在国际化方面,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公司将积极加强现有出口产品的国际销售,加速公司各类胰岛素和利拉鲁肽等产品在全球各地区的注册和申报进程,尽快实现更多产品的海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