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  > 记者观察 | 基金销售行业加速洗牌

记者观察 | 基金销售行业加速洗牌

  基金销售行业加速洗牌。上海证监局近日公告称,近期民商基金销售(上海)有限公司(下称“民商基金”)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注销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的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上海证监局决定注销民商基金的相关业务资格。

  去年以来,已有中民财富、喜鹊财富、青岛乐弘、北京恒宇天泽等多家基金独立销售机构退出基金代销业务。民商基金的退出,表明基金销售行业正加速洗牌。

  从基金独立销售机构的发展历程来看,2012年2月,好买基金、众禄基金、诺亚财富、等4家机构拿到首批基金销售牌照,拉开了独立基金销售的序幕。在2015年的行业鼎盛期,基金销售牌照价值不菲,转让价格曾经高达亿元以上,但时移世易,从过去十余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仅有背靠旗下的网、背靠蚂蚁集团的蚂蚁基金和背靠腾讯的腾安基金等少数几家发展较好,绝大部分都面临着生存难题。

  从影响基金销售机构的因素来看,监管政策的变化正在重塑行业生态。2020年10月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显著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和存续条件。去年以来快速推进的基金费率改革,大幅压缩了基金销售机构的盈利空间。即使是基金销售最为强势的银行渠道,也普遍推出费率优惠政策。对于缺乏规模效应的基金独立销售机构来说,其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从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马太效应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基金销售领域体现得格外明显。对于中小型基金销售机构来说,蚂蚁基金、腾安基金、等竞争对手平台上的代销基金数量超万只,而且交易系统更为便捷,且有更丰富的商业生态做支撑。这些头部机构所拥有的品牌影响力、客户资源和技术优势,完全碾压中小机构。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他们更愿意将资源集中到核心合作伙伴上,舍弃销量有限的销售机构是必然的选项。

  从基金销售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同样正在迎来重大转型。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对于基金销售机构来说,需要从销售导向向投资者利益导向转变,他们要从帮基金公司卖产品转向帮客户赚钱,这需要更高的专业能力,即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需要强大的投研能力和技术支持,中小机构在这方面力不从心,加剧了行业的优胜劣汰。

  随着牌照红利的消失,专业价值成为基金销售机构的立身之本。在监管门槛提高、费率持续下行、头部效应强化等多因素共振下,基金销售行业的洗牌潮在加速推进。资源也从低效、同质化的尾部机构,转移到具备专业能力、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