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继续看多储能、锂电板块 关注绿醇长期应用趋势
中信建投研报称,储能方面,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近期山东机制电价折价明显,业主自发配储意愿提升;宁夏继甘肃之后推出容量电价,有助于业主投资积极性。锂电方面,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当前核心矛盾为2026年需求预期是否继续上修,后续持续关注储能招标及装机数据、2026年指引置信度、20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等。持续看多锂电、储能。氢能方面,北美电力需求缺口带来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产业趋势仍在被验证并加强,持续看好SOFC降本带来度电成本优势;绿醇长期应用趋势是船运脱碳的必然结果,IMO规则正在加快平价进度、提升行业空间。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继续看多储能、锂电板块,关注绿醇长期应用趋势
储能方面,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近期山东机制电价折价明显,业主自发配储意愿提升;宁夏继甘肃之后推出容量电价,有助于业主投资积极性。锂电方面,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当前核心矛盾为2026年需求预期是否继续上修,后续持续关注储能招标及装机数据、2026年指引置信度、20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等。持续看多锂电、储能。氢能方面,①北美电力需求缺口带来SOFC的产业趋势仍在被验证并加强,持续看好SOFC降本带来度电成本优势;②绿醇长期应用趋势是船运脱碳的必然结果,IMO规则正在加快平价进度、提升行业空间。
锂电: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当前核心矛盾为26年需求预期是否在20%的增速上继续上修,我们认为后续关注三大信号:①Q4的储能招标情况对应26年的装机数据;②11月底电池企业招标对应26年的要货预期,尽管当前部分电池企业已经给出26年指引大幅超市场预期,但置信度仍遭遇质疑,后续以价为基础的谈量具备可信度;③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我们认为当前尽管有较大预期差,但经济性带动下的储能超预期或将在明年加速,关注度提升下随时预期第二波行情。
储能: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近期山东机制电价折价明显,业主自发配储意愿提升;宁夏继甘肃之后推出容量电价,有助于业主投资积极性。136号文驱动新能源大量进入市场,促进峰谷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不断落地,看好明后年国内装机非线性提升。海外美国以外市场需求仍维持高速增长,美国大漂亮法案核心限制26年后开工项目,预计装机端需求影响有限。
光伏:《价格法》支撑下,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不得低于全成本销售,给予价格强力支撑。近期山东机制电价公布,相比此前火电指导价下降明显,后续组件价格向下传导能力需要重点观察。供需层面,9月起硅料限产限销,硅料产出预计环比持平,并且销量端也将予以限制。当前全成本对价格支撑力较强,行业盈利中枢继续上移则需要看到供需层面出现超预期的变化。板块内部看好BC电池、浆料环节。
电力设备:本周AIDC配套电气设备板块走势有所波动,受AI行业情绪影响大。市场对切入海外供应链的公司给出更大想象空间、更估值高溢价。我们认为【1】出海景气度延续,25H1国内电力变压器出口增速40% ,关注中东机会。【2】AIDC高景气延续;【3】关注H2高压设备放量;雅下项目配套延长高压设备景气周期。业绩角度,25H1出口&高压设备交付带来积极影响。各个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电力设备仍是高确定性板块,估值不高,性价比佳。
风电:本周山东首个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风电0.319元/kWh,光伏0.225元/kWh,分别较山东省燃煤标杆电价折价19.2%、43%,风电如期展现出较好的机制电价水平,持续看好风电在发电特点和电价上的相对优势,“十五五”部分发电集团将风电装机目标提升至40-50%(十四五不足30%),测算风电“十五五”装机量相比“十四五”有望翻倍,持续看好风电装机需求。板块方面,持续首推主机板块,8月招标量、价格形势良好,
氢能:1、北美电力需求缺口带来SOFC的产业趋势仍在被验证并加强,持续看好SOFC降本带来度电成本优势,SOFC装机渗透率的空间会被不断突破,现在只是开始;2、绿醇长期应用趋势是船运脱碳的必然结果,IMO规则正在加快平价进度、提升行业空间。
机器人:本周T链催化较多,马斯克在All-In 峰会上称Optimus V3正在努力完成硬件(手部是核心)的最终设计,同时部分厂商反馈当前量产指引仍不明确,产品仍在不断迭代。我们认为后续板块主线围绕V3定型展开,预计V3将在年底发布,定型将在26H1逐步开始,新技术和新供应链值得关注。国内链关注工业场景整体解决方案Demo发布及首个商业订单落地,预计25年底开始能看到。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
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
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
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