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自贸区(临港自贸区政策)
更新时间:2023-04-07 16:42:09 •阅读 0
临港自贸区
临港自贸区在”十一五”期间自上海自贸区扩容四倍、提速显成效。
10月31日,记者从上海商务局获悉,在“十一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在充分释放自贸区内政策、资源、创新等方面的开放举措,进一步提高制度活力和吸引力,将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临港自贸区政策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前来申报自贸试验区的上报专家、专家表示,近年来,临港新片区将构建更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打造国际贸易中心、“一带一路”平台、中国国际物流枢纽等重要作用,建设中国制度性开放高地。
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尚福林就自贸试验区建设举行了第三次系统会议,会议主要围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创新人才、项目建设、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六大意见”,其中,“十二个月内”指出,在沿边、长江、皖西北、全国东西部等四个地区中,积极培育“五个中心”的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制度创新高地。
鼓励“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出海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
截至2017年底,我国企业注册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2018年达6,962家,远超国外企业和其他国家,是新兴市场中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地区。
2016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正式生效,也为我国提出了务实的发展意见。
在政策层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双循环”理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在在贸易合作方面,我国对东盟、美国、欧盟等经济体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反制措施。
其中,在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方面,我国与东盟、德国、英国等欧盟国家已形成全面、长期和重要的双边关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投资领域,今年的国内相关项目落地密集。
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规模占比已达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