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币圈资讯  > 虚拟币在中国受法律保护吗(虚拟币在中国受法律保护吗现在)

虚拟币在中国受法律保护吗(虚拟币在中国受法律保护吗现在)

文章目录
  • 虚拟币在中国受法律保护吗
  • 虚拟货币不属于法定货币范畴
  • 虚拟货币不属于金融资产
  • 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 虚拟货币交易存在风险
  • 结语

虚拟币在中国受法律保护吗

虚拟币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没有实体、不属于国家或金融机构,但可以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电子货币。自从比特币诞生以来,虚拟币的发展和应用日益普及,但由于其交易流程难以监管,虚拟币的合法性一直备受争议。那么,在中国,虚拟币受法律保护吗?

虚拟货币不属于法定货币范畴

首先,虚拟币不属于法定货币的范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法定货币是指国家法定的货币单位,包括人民币和港澳台币,是国家信用的象征,具有强制性。而虚拟币不属于国家法定的货币单位,它没有国家信用背书,是由数据算法生成和管理的,因此与法定货币不同。

虚拟货币不属于金融资产

其次,虚拟币也不属于金融资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属于金融资产,不受金融机构监管,不受法律保护。这意味着,虚拟币不具有银行储蓄、保险、证券和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属性,也不能作为融资、股权、债权等金融工具。

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再次,虚拟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虚拟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合法交易的资格。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五大部委联合发文,明确禁止金融机构使用比特币开展业务,同时也禁止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在比特币交易中提供服务。此外,中国政府还多次发布通知、规定和指导意见,规范虚拟币交易的活动,禁止ICO(首次代币发行)等非法资金募集行为,加强对虚拟币的监管力度。

但是,虚拟币交易并不是非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任何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都应受到法律保护。虚拟币交易作为一种合同行为,同样受到合同法的保护。同时,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其中明确规定“电子数据”是民事活动的有效表现形式。这意味着,虚拟币交易在法律上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虚拟货币交易存在风险

虚拟币交易存在许多风险。首先,虚拟币市场高度波动,价格波动极大,存在极大的投资风险。其次,虚拟币交易场所不规范,存在许多不良交易行为,如造假、洗钱等。此外,虚拟币交易缺乏有效监管,容易成为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渠道,如走私、贩毒、赌博等。

结语

虚拟币在中国不属于法定货币范畴,也不属于金融资产,但作为一种合同行为,虚拟币交易在法律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政府要求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参与虚拟币交易,同时加强监管力度,规范虚拟币市场秩序。由于虚拟币交易存在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对待,不要盲目跟从市场炒作,理性投资,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