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
财政部19日发布的财政收支情况显示,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年内最高,累计增幅首次转正。
统计显示,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3.1%,月度增幅均为今年以来最高。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增长0.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税收收入累计降幅明显收窄。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2.1%、8.8%,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2个、0.4个、0.8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前7个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3%、10.1%、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4.1%。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持续回升,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反映出经济向好向优态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表示。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分析,一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增幅首次转正,税收降幅持续收窄,表明财政收入韧性逐步增强,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逐渐显现;另一方面,重点行业和新动能税收增长突出,体现出财政收入结构在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对税源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
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
统计显示,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0.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3%。
石英华认为,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前7个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支出增速,重点民生领域得到较好保障。
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前7个月,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了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李旭红认为,政府债券在稳增长、补短板、强支撑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拉动作用,债券资金的精准投放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形成协同效应,在保障民生和高质量发展领域形成了合力。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加快发行使用进度,有效确保了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石英华说。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下一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支出强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强化重点领域保障、用好债券资金等举措,不断增强经济与财政的良性互动,为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李旭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