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清明假期北京消费出圈

清明假期北京消费出圈

  出游

  位居清明假期

  热门目的地榜首

  4月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北京市文旅局”公布清明假期旅游数据,清明假期,全市接待游客总量95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总花费115亿元,同比增长9.5%。从全国范围来看,根据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北京位居清明假期热门目的地榜首。尽管本地游和周边游成为清明假期的主旋律,但依然有不少游客选择跨省游。多家平台数据还显示,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增幅达到两位数。

  作为入春以来的首个小长假,清明假期期间,赏花踏青以及登山、采茶等户外活动格外受到游客的青睐。

  根据北京市文旅局公布的数据,清明假期三天,全市接待游客总量95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总花费115亿元,同比增长9.5%;人均花费1198.7元,同比增长3%。

  聚焦北京的文旅场所,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市重点监测的626家文旅场所累计游客接待总量1338.5万人次,同比增长9.4%;累计营业总收入约4.22亿元,同比增长7.2%。除传统的踏青、赏花以外,部分“旅行 新体验”正快速崛起。飞猪数据显示,清明假期采茶游热度同比增长近20%,包含挖笋、挖野菜体验在内的旅游热度同比增长47%,杭州、湖州、成都、武夷山、宣城等是挖笋采茶游的热门区域。

  商圈

  重点商圈客流量

  达2415.9万人次

  春日正当时,北京消费市场迎来新一波热潮。4月6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清明假期消费市场数据显示,假期三天,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26.7亿元,同比增长3.9%。据银联商务数据,北京服务消费金额同比增长6.8%,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41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围绕“春日经济”“首发经济”,北京的商圈、商场为消费者打造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赏春”“踏春”主题是北京商场的发力点。据西单大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顺应清明踏青的传统,在场内设置了“踏青新路线”趣味游园活动。

  在本地消费者的休闲出行与外地游客的观光需求带动下,北京多个商圈实现了客流及销售额的增长。数据显示,清明假期,重点监测的地安门外商圈、前门大栅栏商圈、五棵松商圈、三里屯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87.9%、84.5%、77.3%、40%,重点监测的百货大楼、双安商场、朝阳合生汇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12.8%、12.3%。

  接下来,“五一”假期、暑期消费热潮将接踵而至,北京商场也正在努力筹备各类活动。北京商场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各购物中心已经开始筹备下一个阶段的消费、体验活动,如暑期将围绕学生客群引进受年轻人欢迎的主题IP,并结合项目本身的特色打造独特优势。

  餐饮

  文旅热带动餐厅客流

  午市平均翻台3轮

  即便是小长假最后一天,也难抵挡食客的热情。4月6日傍晚近6点,北京胡大饭馆小、中、大、特大桌等位桌数总计超500桌。

  从整个清明假期来看,老字号的表现颇为亮眼。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华天老字号营收超去年同期,其中主打江苏菜的同春园饭庄营收同比增长超70%,同和居、鼓楼马凯餐厅、庆丰包子铺、华天延吉餐厅等老字号餐饮企业也实现同比营收增长。“午市平均要翻台3轮,每天都要等位几十桌。”同春园饭庄工作人员介绍道。据鼓楼马凯餐厅经理张雪肖介绍,假期前两天,每天顾客等位要持续到下午两点半。店里改良创新的酥皮烤鸭每天能卖出近百只,外卖档口的销量王则是羊肉串,每天能卖出上千串。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清明假期消费市场数据显示,清明假期,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8%,其中紫光园、瑞幸咖啡、庆丰包子铺同比分别增长77.2%、31.1%、25.5%。

  文旅热带动北京餐厅客流的同时,各地特色美食餐馆前同样大排长龙。美团数据显示,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美食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5%,其中,江西菜、河南菜、河北菜增速位居地方菜前三。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认为,餐饮企业可利用高峰数据优化运营模式,在节假日后对高峰时段的运营情况进行复盘分析,提升日常运营效率。

  演出

  举办877场演出

  吸引观众约24.9万人次

  4月6日,据北京市文旅局公布的清明假期旅游数据,清明假期,全市150个演出场所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225台877场,预计观众约24.9万人次,预计票房约1.02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4月4日—6日,清明节假期3天,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预计分别增长约50%、55%、46%。

  在此期间,国家体育场、华熙LIVE·五棵松分别演出张惠妹ASMR MAXXX(超级沉浸体验演唱会、潘玮柏“狂爱2.0”演唱会,东郊森林公园举办WONDERLAND万惠绮慕(北京户外大型电子音乐派对。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分别在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话剧《永定门里》《我可怜的马拉特》,中央芭蕾舞团在天桥剧场演绎芭蕾舞剧《吉赛尔》,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在南锣剧场带来儿童剧《甲骨文学校2汉墓里的秘密》,北京杂技团在万胜剧场上演跨界创排的音乐剧《扶摇直上》。

  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假期启幕,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接连带来《维也纳交响乐团音乐会》《“人间四月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长城〉京津冀联合交响乐团音乐会》三场演出;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北京京剧院学员学习成果汇报展演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画龙点睛》《苏武牧羊》等国粹;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假期三天在梅兰芳大剧院大剧场陆续上演《焚香记》《长生殿》《金印记》等昆曲剧目。

  电商

  现“踏青”消费热

  防晒衣销量数倍增长

  清明节踏青出游热度攀升,提前拉动了电商用户的下单意愿。4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在京东、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近一周清明节关联内容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10%,和“踏青游”“赏花游”关联的品类如防晒衣、运动相机等销量数倍增长,部分青雪菜笋丁等口味青团也在生鲜电商热卖。一些发货春菜苗的快递网点日均发货量高达10万件左右。

  在清明节祭扫之外,不少消费者已经提前为假期“上春山”“赏花游”“食青团”等购置相关产品。其中,防晒“全家桶”成了用户出游消费的香饽饽。一组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平台户外防晒衣销量环比增长240%,而防晒口罩和防晒喷雾销量则环比分别增长116%和137%。

  骑行和露营装备同样在电商上热销。在京东,骑行穿戴装备销量环比增长67%,骑行服销量环比增长48%,城市自行车销量环比增长46%。

  当然,人们郊游时的出片“搭子”也不能少。摄影摄像装备、汉服、COS服等品类也在电商热卖。近一周,京东平台的运动相机销量环比增长超过6倍,拍立得销量环比增长193%。中国传统服饰销量也增长亮眼,汉服半身裙、儿童唐装、女士COS服等产品分别增长176%、84%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