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挖掘业务新增量 多家银行推动增持贷、回购贷落地

挖掘业务新增量 多家银行推动增持贷、回购贷落地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上海证券报记者9月27日获悉,多家银行正在准备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落地事宜。有股份制银行已开展相关业务营销推动工作,确定了3年业务期限和2.25%定价,划定了目标客户“白名单”和“黑名单”。

  “回购贷”“增持贷”营销启动

  抢占业务先机、成立柔性敏捷小组、主流上市公司“全覆盖”……记者从业内获悉,一家股份制银行已开展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业务营销推动工作,要求各分行形成目标客户沙盘,报送至总行投资银行部。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由商业银行为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或增持自家公司股票。央行再贷款利率定为1.75%,叠加商业银行借贷成本,实际贷款利率约为2.25%。这项工具可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等不同企业。

  在具体操作中,上述股份制银行将相关业务分为“股票回购专项贷款”和“股票增持专项贷款”两类,融资主体分别针对上市公司、5%以上大股东(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及公司董监高。贷款期限原则上均不超过3年。

  对于目标客户,该行列出了“白名单”和“黑名单”。目标客户应符合国家产业战略导向、该行行业授信政策要求,原则上不得介入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股票、被列为风险警示股票或退市整理的股票;上市公司或其股东近半年被证监会调查,或者面临行政、刑事处罚等可能对其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股票等。

  该行还要求,对于股票增持贷款业务,将优先介入市值稳定,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活跃、流动性较好,纳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的股票;审慎介入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股份对外质押比例过高,受减持新规影响减持受限的股票。

  “银行火速推进‘回购贷’‘增持贷’业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将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资金,有助于撬动更多股权投资资金。”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抢占先机挖掘业绩新增量

  “融资主体可能存在‘排他性’,要抢占业务先机。”上述股份制银行表示,要靠前站位、抢占业务先机。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中国人民银行对同一主体仅核准一笔再贷款资金支持。银行可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前提下,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上市公司和股东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银行。

  各家商业银行抢夺相关业务先机已成必然。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副总监朱萍萍分析称:一是政策支持明确积极,商业银行开启“增持贷”“回购贷”营销是顺势而为;二是目前优质上市公司客户相对稀缺,股息率高、市值相对稳定、纳入重要指数的优质上市公司大股东,必然成为各家银行积极营销的对象。

  “业务落地后,能赚50个基点的利息收入,也能以此为纽带拓展其他业务。”华东一家银行的信贷业务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银行面临信贷增长压力,尤其是市场利率走低、传统的按揭贷款需求下滑,导致盈利空间逐步压缩,通过开展新业务可以扩充客户渠道、提高信贷资金效率、拓宽盈利来源。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以上市公司回购为例,今年前8个月,A股共有约19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超1300亿元,“增持贷”“回购贷”业务容量足够大,对银行而言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来源。

  银行需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回购贷”“增持贷”对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要求更高。“预计最终贷款形式或为股票质押贷款,大股东将持有的股票质押后,银行放款进入客户银行账户、再流入证券账户,最终用来购买股票。”朱萍萍表示。

  关于风险管理,朱萍萍认为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对于押品的管理,由于股票价格实时变动,银行要做到盯市管理,同时可以参考券商股票质押业务,设置好质押率、警戒线和平仓线,以及补仓的具体条款;另一方面是资金用途管理,确保客户拿到资金后按照约定购买标的股票,加强资金全流程监管,避免使专项再贷款资金投向别处。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