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  > 华泰证券: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出 看好国内储能盈利模式完善

华泰证券: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出 看好国内储能盈利模式完善

  华泰证券研报称,9月12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对未来储能装机给出了明确规划,并理顺了独立储能的盈利模式,有望促进国内储能行业长周期健康发展。需求维持强劲的同时,国内产业链价格竞争也已接近尾声,看好国内储能产业链企业量价齐升。

  全文如下

  华泰 | 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出,看好国内储能盈利模式完善

  核心观点

  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出,看好国内储能盈利模式完善

  9月12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对未来储能装机给出了明确规划,并理顺了独立储能的盈利模式,有望促进国内储能行业长周期健康发展。需求维持强劲的同时,国内产业链价格竞争也已接近尾声,我们看好国内储能产业链企业量价齐升。

  方案推动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我们认为装机目标完成难度不大

  行动方案指出:1)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2)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3)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4)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设。24年国内储能累计装机73.8GW,假设储能充放电时长为3h,为完成目标25-27年年均需完成35.4GW/106.2GWh,我们认为目标完成难度不大,主要系政策托底,实际装机或将超出此目标。

  国内储能政策陆续推出,需求有望持续上量

  “136号文”之后各省相继推出容量电价等政策,逐步深化电力现货市场运行,独立储能收益机制逐步理顺,收益来源更多元化,未来储能可凭借现货交易套利 容量电价/补偿 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与新能源一体化参与电量交易,实现较好的收益率。例如,内蒙古给予独立储能容量补偿单次0.35元/kWh,且现货市场价差基本在0.3元以上,我们测算其IRR超15%;甘肃推出给了330元/千瓦·年的容量电价,未来可以期待省份推出政策提升项目经济性,带动独立储能需求上量。

  市场化推动中远期行业优胜劣汰,后续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国内供应链价格竞争接近尾声,根据追光新能源,PCS已从6月初的0.065元/W提升至9月初的0.07元/W,储能电芯从6月初的0.29元/Wh上涨至9月初的0.3元/Wh,价格已出现企稳回升。在市场化需求驱动下,储能项目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行业有望加速向头部集中,中小厂商有望逐步出清,后续国内储能各环节价格有望实现稳中回升,PCS和集成有望回归合理价格并修复盈利。

  需求向好叠加价格企稳回升,看好储能产业链实现量利齐升

  需求方面,国内储能盈利模式逐步完善,各地出台“136号文”承接政策,储能需求逻辑逐步理顺,且欧美大储工商储装机保持较高增长,新兴市场呈现多点开花状态。价格方面,国内产业链竞争接近尾声,市场化推动中远期行业优胜劣汰,后续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风险提示:储能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或新工艺导致行业格局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