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线选股指标:股市动态变化的分析
更新时间:2023-04-29 16:37:06 •阅读 0
1. 布林线是什么?
布林线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约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在1980年代发明。它是一种基于统计学的指标,可以在股市动态变化过程中提供一些关键信息。
2. 布林线的计算方法
布林线的计算基于三个变量:收盘价、移动平均线和标准差。移动平均线是指一段时间内收盘价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指一段时间内收盘价波动的标准值。布林线具体计算如下:
中轨线 = n期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 = 中轨线m倍标准差
下轨线 = 中轨线 - m倍标准差
其中,n和m的数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
3. 布林线的应用
布林线主要用于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情况,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波动范围和强度。一个股票的股价如果在上轨和下轨之间波动,说明股票处于震荡市,可以考虑短线操作;如果股价突破了上轨或下轨,可能意味着市场的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可以考虑买入或卖出。
4. 布林线选股策略
基于布林线的分析结果,可以运用以下的选股策略:
1)突破上轨:当股票价格突破上轨时,可以考虑买入;当股票价格跌破上轨时,可以考虑卖出。
2)轻仓获利:当股票价格突破上轨时,可以轻仓买入;当股票价格回落到中轨时,可以卖出获利,保持轻仓状态。
3)回踩买入:当股票价格从上轨回落到中轨时,可以考虑买入;当股票价格从下轨回升到中轨时,可以考虑卖出获利。
5. 布林线的局限性
布林线作为一种技术分析工具,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市场行情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布林线的指示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另外,不同的股票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波动性,需要根据不同股票进行参数的调整。
总之,布林线作为一种分析股票价格波动的工具,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譬如公司基本面分析、行业环境分析等。在股市投资中,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判断市场的趋势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